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网络庭审的法理与实践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1 22:51
  法来源于社会并以社会为基础,社会的变化势必会引起法律制度的改变。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相应的法律制度带来巨大的挑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媒介应用的普及化,使得传统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司法活动中审判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集中爆发,立案登记制的建立使法院案件量激增,各级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审判”理念的影响和推动下,积极探索法庭审判模式的创新,以此来提高审判效率,缓解审判压力,真正实现司法便民。网络庭审作为一种新型庭审模式,为传统庭审注入了新鲜血液。研究网络庭审的产生与发展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对构建我国理想的网络庭审制度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本选题的价值所在。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网络庭审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了解网络庭审的发展历程,探索网络庭审的发展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笔者意图解决下列问题:什么是网络庭审?网络庭审有什么特征?网络庭审存在哪些问题?并对网络庭审的应用前景和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计。网络庭审属于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审判的交叉地带,在法学界,对网络庭审的特...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特色与不足
        (一)本文特色
        (二)本文不足
第一章 网络庭审的产生
    一、网络庭审的应用和发展
    二、对近年来网络庭审发展历程的概括性评价
第二章 网络庭审的基础理论
    一、网络庭审的词源与相似概念甄别
        (一)网络庭审的词源
        (二)网络庭审相似概念甄别
    二、内涵界定与基本特征探究
        (一)网络庭审的性质分析
        (二)网络庭审的内涵
        (三)网络庭审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网络庭审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一、网络庭审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的被动性与最小化:网络虚拟空间对法律的挑战
        (二)网络庭审与传统司法文化存在冲突
        (三)网络庭审弱化法官“亲历审判”的功能
        (四)网络庭审与司法公开制度存在冲突
        (五)网络庭审面临众多技术难题与安全隐患
    二、解决的途径
        (一)坚持补充适用原则
        (二)坚持自愿且协商一致原则
        (三)开展网络庭审试点建设工作
        (四)制定当事人风险告知书
        (五)明确网络庭审受案范围
        (六)规范网络庭审的网上操作流程
        (七)解决技术难题与防范安全风险
第四章 网络庭审的应用前景
    一、网络庭审具备可行的外部客观条件
        (一)“互联网+审判”时代背景
        (二)互联网的普及
        (三)网络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
        (四)网上支付应用的大众化
    二、网络庭审自身具备可行的优势
        (一)高效性
        (二)便捷性
        (三)节约司法成本
        (四)弱对抗性
        (五)便于诉讼资料管理
    三、网络庭审的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新审判时代下当事人程序保障问题的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法院微信群审案事件为切入点[J]. 刘亚川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01)
[2]“互联网+审判”的实证研究——以“微信庭审”PK“电子商务法庭”为视角[J]. 宋伟锋.  中国版权. 2016(04)
[3]论电子数据证据的真实性认定[J]. 张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3)
[4]新形势下微信庭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 阮崇翔.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6(03)
[5]电子数据庭审证据调查模式识辨[J]. 毕玉谦.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1)
[6]网上法庭:电子商务小额纠纷解决的新思路——国外主要实践及中国相关制度构建[J]. 丁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7]远程视频接访 华为助力中国法治信息化——华为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构建远程视频接访系统[J].   中国政府采购. 2014(12)
[8]时代变革与制度重构:民事司法信息化的中国式图景[J]. 王琦,安晨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9]电子数据认证问题实证研究[J]. 李学军,朱梦妮.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9)
[10]大数据:电子数据证据的挑战与机遇[J]. 高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硕士论文
[1]电子民事诉讼行为初论[D]. 朱静雅.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民事远程审判方式研究[D]. 代玉兰.西南政法大学 2013
[3]远程视频审判[D]. 李佳.西南政法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5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45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