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保全证据公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7:03

  本文关键词:保全证据公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证据 公证 证据保全 价值


【摘要】:保全证据公证是公证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民事诉讼和仲裁中的证据环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凸显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证据作为当事人获胜的筹码,必然是每个案件的焦点。然而,由于证据本身的一些特性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证据面临着难以取得、失真、或者灭失的危险,且实践中申请法院证据保全的过程比较繁琐,不能满足当事人对证据保全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保全证据公证凭借其申请便捷、迅速,以及具有法定证据效力等优点,在证据保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除去引言和结语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保全证据公证的概念和内涵,并从诉讼效益、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和调解纠纷四个层面对保全证据公证制度的价值加以分析。新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法院的诉前证据保全扩展到诉中,形成了法院证据保全与公证证据保全并肩的格局,笔者在第二章中结合新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法院证据保全与公证证据保全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时间节点、启动方式、保全方式以及保全效果上的区别,,并对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保全证据公证的对象为视角,选取了电子数据和购物过程两种新的保全类型,对保全证据公证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并概括出保全证据公证业务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包含陷阱取证的效力和异地证据保全的效力认定、利害关系申请人范围问题以及对公证基本原则的把握问题。第四章针对第三章中提出的问题,先从宏观上提出了总的解决办法,随后在第四小节中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措施,以期为保全证据公证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电子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保全证据公证制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对传统保全证据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电子数据保全、网络侵权证据保全、购物过程保全等新的保全业务也在蓬勃发展。保全证据公证在诉讼和仲裁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有效提升了公证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更是促进了公证制度与诉讼制度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衔接。随着公证机构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相信保全证据公证制度能更好地发挥其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作用。
【关键词】:证据 公证 证据保全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6;D92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2
  • 第一章 保全证据公证的基本概述12-18
  • 第一节 保全证据公证的概念界定12-13
  • 第二节 保全证据公证的法律价值13-18
  • 一、 诉讼效益价值13-15
  • 二、 程序公正价值15-16
  • 三、 实体公正价值16
  • 四、 调解纠纷价值16-18
  • 第二章 保全证据公证与法院证据保全的区别18-22
  • 第一节 时间节点上的区别18-19
  • 第二节 保全启动上的区别19-20
  • 第三节 保全方式上的区别20-21
  • 第四节 保全效果上的区别21-22
  • 第三章 保全证据公证业务的发展趋势与问题22-32
  • 第一节 保全证据公证业务的发展趋势22-25
  • 一、 电子数据证据保全22-24
  • 二、 购物过程证据保全24-25
  • 第二节 保全证据公证面临的问题25-32
  • 一、 陷阱取证的效力问题25-26
  • 二、 异地证据保全效力问题26-28
  • 三、 利害关系申请人范围问题28-29
  • 四、 如何正确把握公证基本原则的问题29-32
  • (一)中立原则29-30
  • (二)保密原则30-31
  • (三)告知义务31-32
  • 第四章 保全证据公证制度的完善与建议32-41
  • 第一节 出台统一的保全证据公证法律法规32-33
  • 第二节 公证队伍建设上的完善33-34
  • 第三节 厘清与法院证据保全的关系34-35
  • 第四节 具体针对措施35-41
  • 一、 针对新保全类型的特殊措施35-36
  • 二、 明确“机会提供型”陷阱取证的合法性36-37
  • 三、 统一异地证据保全效力37
  • 四、 扩大对利害关系申请人范围的解释37-38
  • 五、 严格遵守公证基本原则38-41
  • (一)坚守中立原则38-39
  • (二)准确把握保密原则39
  • (三)非“脱责”的告知义务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46
  • 后记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文琪;田印锋;;对保全证据公证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2009年05期

2 段伟;;公证员的执业准入和数量配备[J];中国公证;2006年08期

3 朱江林;;公证真实、合法原则的“边界”问题[J];中国公证;2005年11期

4 王彦杰;胡思博;;对新阶段公证证据保全的思考 写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后[J];中国公证;2013年02期

5 詹爱萍;王晓利;;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公证制度的发展 专访著名民法学家齐树洁教授[J];中国公证;2013年01期

6 王艳凤;;公证告知不必过于宽泛[J];中国公证;2013年05期

7 段伟;李全息;;论公证民事法律责任[J];中国公证;2013年10期

8 王映明;;保全证据公证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公证;2005年10期

9 张颖宏;;公证——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节点[J];中国公证;2013年02期

10 庄建庭;;在行进中记录——对公证购买的新认识[J];中国公证;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717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17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