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Abstract]:Split share structure is the institutional crux that affects the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the essence is to redistribute the benefits, which is also a process of "Pareto optimization" or "Pareto improvement"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institutional products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demand for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opinions of the main body of institutional demand should be fully respected in the reform, so that it can achieve a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profits of the reform. In particul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storical cost of stock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supply of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overnment or quasi-government should weig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duce the cost of reform, and anticipate the reform income in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fairness, justice and openness"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balanc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in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we should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focus on the system, especi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分类号】: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东北证券公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课题组;证券市场低效率的根源:制度缺陷[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股东查阅权的行使与限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2 李江源;教育制度的本质与现代转型(上)——基于社会哲学的视野[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3 李正风,曾国屏;创新研究的“系统范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05期
4 葛秋萍,李正风;知识共享与知识专有传统的张力变迁及动力机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6期
5 顾乃康;转轨经济中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机决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王万茂,钱忠好;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经济思考──兼论我国农村土地的复合所有制[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年06期
7 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5期
8 陈天祥;论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10期
9 涂晓芳;论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刘敬伟;;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比较研究[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雷玉桃;;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效率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斌;中国广播电视规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陈云;中国农产品出口组织的变迁及其治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惠立新;第三配置与中国企业信用重构[D];武汉大学;2006年
4 张晓刚;产权的社会化选择与公有制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岳堂;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张鹏;中国汇率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齐佩金;信托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吴雪梅;企业核心能力论[D];四川大学;2007年
9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安岗;东亚奇迹、危机与复苏[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春;变革与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杨红兵;政治合法性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合法性建设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春阳;公司股份回购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孟旺;人力资本产权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马延霞;区域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素风;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宋元文;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水权优化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陈士俏;论中国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赵鹃;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股东知情权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王慧;基于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结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2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蕴岭;跨国公司的股权形式及其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1期
2 刘涤源;股权扩散与垄断统治——“资本民主化”评议[J];世界经济;1981年08期
3 郑篪祖;;劳合银行收购标准渣打银行失败的始末[J];南方金融;1986年11期
4 周杨 ,陈金贤;日本综合商社海外投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7年06期
5 吴志生;评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J];亚太经济;1988年03期
6 田源,李罗力,汤学义,王建,宋宁,王卫卫;深圳市产权证券化方案[J];管理世界;1988年06期
7 江时学;;“债务与股权互换”综述[J];拉丁美洲研究;1988年03期
8 樊志明;股份·股东·股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建议把债权转化为股权[J];中国改革;1989年05期
10 彭坚;股份制的两权分离与公有制性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霖;;变债权为股权——对处理银行呆帐贷款问题的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董学立;;产权的法律学分析——以国企产权改革为中心[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3 郭振忠;;技术作为股权及其机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4 梁彦森;王铖;彭勇;;国有煤炭企业推行股权多元化的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5 何喜森;;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本营运,强化国际竞争——沈阳合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腾飞历程回顾[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锡忠;徐文洲;;瑕疵斑斑的名流收购案——兼评民企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制度环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嘉能可公司铝及氧化铝业务介绍[A];2002中国国际铝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放;;日本企业法人所有制论析——兼议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国安;陈浩;;国有企业股权效益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于水深;李小力;;试析人民法院的强制拍卖[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卫平 杨海林;透视债转股[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债转股企业所得税征管分工、收入入库级次有新规[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员工持股”,有重大金融创新机会[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王宁 通讯员 陈萍;土地承包权转股权[N];中国改革报;2000年
5 园文;如何保护小股东的权益[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国明;风险投资再次寻找“新大陆”[N];中国工商报;2000年
7 ;悄然兴起de股权激励模式[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虞建华;国内首个全装饰大型住宅区在沪兴建[N];中国建材报;2000年
9 实习生 秦倍钧;深万科期待华润公司接盘[N];财经时报;2000年
10 庞瑞锋;联想赢者通吃[N];财经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武一;兼并与收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光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并购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胡洁;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钟青;权利质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周睿;论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帆;股权激励的激励机制及其绩效解说[D];复旦大学;2003年
8 管锡展;公司破产重组中的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兼论中国的破产法改革[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善昂;股份信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敏;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权估价的若干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姜妮伶;延边国企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思路[D];延边大学;2000年
3 吴斌;股权动作创新与上市公司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郭春丽;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黄日旺;债转股的法律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6 王俊峰;“债转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彩霞;上市公司分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王云英;我国股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宋长安;关于我国公司购并法律制度的一些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郭筱琦;股权担保行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77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7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