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司法裁判权与公司自治的冲突与协调

发布时间:2018-09-08 08:45
【摘要】: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司法》修订案,其中第183条明确规定了法院判决公司解散问题,虽然国外公司立法也有关于法院判决公司解散的规定,但是,在具体适用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在理解与适用这一规定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法院判决公司解散与公司自治必然产生矛盾,如果法院应少数股东的要求解散公司,多数股东的意志与利益也同样需要法律面对和考虑。如果公司在解散问题上的决议(该解散而不解散)对少数股东构成了不公平损害,法院是否只能通过强制公司解散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Abstract]:On October 27, 2005,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dopted the amendment to the Company Law, in which Article 183 clearly stipulates that the court decides the dissolution of a company. Although foreign company legislation also provides for the court to decide the dissolution of a company, however,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when the application is specific.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the court decide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company in the form of law. When we understand and apply this provis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The court ruled that the dissolution of the company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company are bound to produce contradictions. If the court dissolves the company at the reques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will and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s also need to be faced and considered by the law. If the company's resolution on dissolution (the dissolution but not the dissolution) causes unfair damage to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court should consider carefully whether it can only be resolved by forcing the dissolution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民安;公司瑕疵设立效力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2 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3 朱慈蕴;资本多数决原则与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4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5 钱玉林;"资本多数决"与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从计算法则的视角观察[J];中国法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峰;;论公司的出资形式和出资监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吴福象,杨诚;实质重于形式——论母子公司过度控制权的法益衡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余竹旗;;论营业转让中的债权人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蒲俊丞;;董事会秘书法律地位比较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吴福象,杨诚;论揭开母子公司的法人面纱[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肖飞飞;;试论我国公司法的主要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黄山;;论违反公司章程的投资担保合同的效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沈春女;;契约自由与环境权益的冲突与平衡[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李扬勇;;《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法律分析和修订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刘远;;论金融诈骗罪的法定刑[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7 韩利琳;;陕西资源开发中的公司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陕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专题交流论文选编[C];2008年

8 倪振峰;林爱莲;黄慧;邹翠娟;任青萍;胡文华;鲁叔媛;丁静;陆慧;;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研究[A];2004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4年

9 吴一鸣;;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以自由为价值取向[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李昌庚;;全球化视野下的公司:社会化企业命题——兼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反思与重构[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文s

本文编号:2230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30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