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股份回购制度的完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share repurcha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ecurities market transaction. Because of its inherent superiority, the system has been adopted by many countrie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foreign companies. However,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are too rough, become the shackles of using share repurchase to develop the securities market and perfec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using foreign legislation for reference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share repurchase in our country,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to promote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to mee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保树;“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洲;公司转投资的规制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赵洲;公司股利分配的规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肖峰;叶敏;;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律规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赵晓华,潘凤焕;控制股东忠实义务探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侯鲜明;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法律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8期
6 梁飞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7 张孜;现物出资制度的规制措施[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8 侯鲜明;;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法律完善[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9 王富强;;新《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制[J];商业研究;2006年18期
10 朱瑜坤;完善我国公司资本立法的若干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艾传涛;;管理层收购(MBO)操作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石赐亮;公司监督机构制度改革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金剑锋;关联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仇京荣;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中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美国运用风险基础资本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陈书鹏;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3 李晓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李江红;我国寿险公司资本充足性及其监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胡妍婷;控股公司控股权规范运作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段敬祝;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白明;薪酬性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夏启明;我国外商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王敏;论寿险公司的资本管理[D];湖南大学;2003年
10 付华辉;论人力资本出资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创新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2 方庆军;宋伟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3 白柯柯;;创业资本退出方式及比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4 刘小平;祝美红;;海外公司股票回购成功案例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欣;;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虹;;美国股票回购对我国投资者的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陈志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薛智胜;古正宇;;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完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中彬;股份回购清障 天涯重回上市路[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健康元稳步实施 股份回购1473万股[N];证券时报;2011年
3 程亮亮;海马股份回购3.66%[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建银国际(中国)执行总裁 杨弘炜 研究中心主任 郄永忠;鼓励股份回购 完善股市稳定机制[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王磊燕;香港上市公司掀起股份回购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应尤佳;“两价”合一 海马股份回购自有想法[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胡潇滢;海马股份回购成“忽悠” 二股东高位减持只因心知肚明[N];证券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夏丽华 尚晓阳;清欠不及时要进“黑名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仇子明;12高管相继辞职 南纺股份动荡持续[N];经济观察报;2011年
10 李倩;股份回购能否增加企业价值[N];财会信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明;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成九雁;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粟建国;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林志强;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3 王世军;上市公司股权运作方式——股份回购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季云;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印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张立伟;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之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刘花玲;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周建余;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动因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郭中梅;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财富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阳明武;我国公司股份回购立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0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0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