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代理权研究
[Abstract]:As a legal organization, the company must rely on the director and the third party to engage in trading activities. Whether the director is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the agent of the company when engaging in the transaction with the third par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but also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director and the third party.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mpany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relative party and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corporate commercial quickness to determine the agent identity of the company directors and endow them with unrestricted agency rights.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should abolish the system of chairman of company as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pany and establish the system that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company collectively acts as the agent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民安;董事忠实义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兼评《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王凤民;;性骚扰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用田,孔少飞;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之关系略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韩丽虹;;论代表与代理之法理比较——兼谈构建法人代表制度的必要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龚赛红;关于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的探讨——以民事诉讼为中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申卫星;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构成的反思[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9 章正璋;;中德一般侵权行为立法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10 董学立;;方法整合与本体确立——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7 项剑;美国规制要约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春;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资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权力的制衡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薛林;上市公司收购中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曾招文;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厦门大学;2001年
5 郑学军;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张波;论公司购并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李彬;论董事的民事赔偿责任及其追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杨涛;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沈晶;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丹慧;论董事的义务及董事对公司的民事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欢;;浅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2 段冰;;公司捐赠相关问题探讨——以万科“捐款门”事件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郑海英;;完善我国《公司法》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4 邓林;;从《公司法》的视角探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5 虞政平;赵旭东;王涌;刘斌;岳洋;;“切问近思”青年论坛之一:《公司法》解释(三)相关问题探讨[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6 陈琳;;相互持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及立法规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滨晶;;论临时股东大会召集制度之完善[J];华章;2011年14期
8 武鑫;;浅谈中小股东利益之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9 赵永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0 邓社民;;塑造市场经济主体的基石——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诞生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黎汝志;;从新《公司法》审视有限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公司信用基础的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涂永珍;新《公司法》:加强对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权力制约[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俊海;谁沦为了公章的奴隶[N];法制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訾晓燕;新《公司法》为投资者降低门槛[N];甘肃法制报;2006年
4 沈路涛 张宗堂;现行公司法将作较大修改[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秦 炜;公司法二审稿的11个看点[N];证券日报;2005年
6 齐北;公司法律部的作用[N];经济参考报;2001年
7 罗培新;公司法不宜强行导入独立董事制度[N];南方周末;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卉;公司法:淡化所有制区别[N];检察日报;2009年
9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姚秋英;公司法亟须引入外部监事制度[N];检察日报;2010年
10 冯金严;探析公司法第十六条对担保的影响[N];江苏法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邹发云;公司董事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卫军;论上市公司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辉;论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4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9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