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域外立法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08 16:10
【摘要】: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董事只对公司负有信义义务,虽然立法者已经看到了该理论对公司债权人保护不足,并建立了法人人格否认、股东代表诉讼、董事内部责任承担等制度,但这些制度本身在实践中存在许多缺陷,不能完全达到立法者预想的保护公司债权人的效果。笔者认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拟对两大法系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立法进行考察并从法律性质、立法模式两方面作出比较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借鉴该理论并建立和完善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制度作出贡献。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mpany law theory holds that directors only have fiduciary obligations to the company, although the legislator has seen that the theory does not protect the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sufficiently, and has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legal person personality denial,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directors' internal liability assumption,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the practice of these systems, which can not completely achieve the effect of legislator's expectation of protecting the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directors' civil liability to corporate creditors is to make up for this defect.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legislation of directors' civil liability on corporate creditors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 and from the legal n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aspects of the legislative model,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s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director's civil liability system to the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社科部;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张民安;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晗;论公司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孙昌兴;甘怀锋;;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问题探析——从合同法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雷;;不真正连带责任与其他侵权责任形态的关系及适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陈历幸;;同时遇难的死亡时间推定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9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关联交易及其法津规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于静;论船舶抵押融资中银行的风险控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石少侠,胡晓静,王福友;论公司董事与董事责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2 张民安;董事忠实义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3 吴建斌,吴兰德;试论公司董事第三人责任的性质、主观要件及归责原则[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民安;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4期

5 王保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董事会[J];外国法译评;1994年01期

6 董学立;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J];现代法学;2001年05期

7 张民安;董事的法律地位研究[J];现代法学;1998年02期

8 江平,龙卫球;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J];中国法学;1998年03期

9 张民安,丁艳雅;公司债权人权益之保护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江,陈永旭;公司侵权行为中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郭凡;;不正当关联交易的民事责任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3 郑子森;王晓彤;;论董事对劳动者的民事责任[J];中国市场;2010年22期

4 何晓华;论我国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之完善[J];法学论坛;1998年06期

5 张颖;;试论公司法中的股东治理机制[J];特区经济;2010年10期

6 曾怡;关于董事善管义务的立法思考[J];法学;1998年10期

7 袁伟;公司董事义务及有关立法缺陷[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10期

8 王恒;论董事的忠实义务[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汪公文;公司越权与董事越权责任及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10 张辉;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责任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茜;;浅析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张立先;;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3 韩长印;;经营者个人对企业破产的责任[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邵晖;栗文华;;股东代表诉讼规制非公平关联交易实务问题初探[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德智;梁艳;;对公司社会责任几个问题的理解[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李华;;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探讨[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张承耀;;社会经济组织的法律形态[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佘雨航;;非货币出资不足时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立法本意探究[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欣新;王斐民;;论公司治理与公司控制人侵权责任的追究[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中立;董事违反注意义务之责任追究[N];法制日报;2010年

2 沈亚琦;董事责任保险的法律内涵[N];江苏法制报;2005年

3 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彭志新;董事表决瑕疵法律效力的司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审判双汇:重组不是救世主[N];华夏时报;2011年

5 曹顺明;董事应对谁负责[N];法制日报;2005年

6 谈亚评 宣湘湘;董事回避义务之确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刘林;董事表决权的代理行使[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马钰朋;董事会里的“以小博大”[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秦芳菊;公司债权人保护策略的融通与评介[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聚焦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曹顺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仇晓光;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范世乾;论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松;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D];四川大学;2003年

2 刘奇;论越权董事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白捷;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高原;试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周丹慧;论董事的义务及董事对公司的民事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章敏;论董事对第三人的独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李瑞超;董事竞业禁止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曹阳;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任佩;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黄莹;论董事的义务[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4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404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1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