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法经济学思考——兼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荣;柴英;;台湾地区地下金融法律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06年03期
2 黄雄;;美国金融危机的政府因素——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9年01期
3 童友;;信用缺失:中小企业融资难不可忽视的原因[J];理论参考;2009年02期
4 黄亚生;;现在美国人不疯了,中国怎么办[J];创业家;2009年09期
5 张书清;;民间借贷的制度性压制及其解决途径[J];法学;2008年09期
6 王保树;;金融法二元规范结构的协调与发展趋势——完善金融法体系的一个视点[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韩龙;;金融法为何是规制与监管之法?[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倪雄飞;;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经济法对策[J];河北法学;2009年04期
9 陈彦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民间借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刘德智;蔡海标;;论地下金融的正规化变迁[J];经济论坛;2007年2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薛文石 岳仁华 赵莹 孔兵;[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早报特约评论员 马光远;[N];东方早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悦;[N];人民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伟,周耀东;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合约安排[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李静花;韦吉飞;李录堂;;简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专用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4 董德坤;鲁金萍;;基于土地收益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5 冯凌;成升魁;;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作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6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唐茂林;;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型——以纠纷解决的成本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8 戴新民;周娜;;影响我国审计质量的因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肖序,周志方;智力资本会计与人力资本会计之比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林f^;罗立仲;;论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交易[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6 刘灿;;构建农民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财产权基础——基于成都市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7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芳;;水资源属性与水权界定[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梁媛;国有资产境外投资风险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姚远;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周健;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长柱;HE公司产权结构多元化及保障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曹思佳;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宋红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旭英;审计信息产权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盛洪 ,江平;专家谈地下金融[J];银行家;2004年03期
3 徐强胜;;美国行政监管机构的独立性[J];创新科技;2004年09期
4 邹薇,伍志文;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促进金融经济健康发展[J];当代财经;2002年04期
5 张占江;;政府与市场和谐互动关系之经济法构建研究——以社会中间层主体为路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郭锋;;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探讨[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7 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郑明明;;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姚战琪;;现阶段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结构、效率及公共政策[J];国际贸易;2006年03期
10 赵勇;李宏伟;;混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J];国际融资;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其广;;大力助“中小”共克融资难[J];中国金融家;2009年04期
2 陈根;;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困境、机遇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9年23期
3 那丹丹;;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4 黄彦菁;;经济复苏期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6期
5 姚蓓艳;;国际金融危机下江苏中小企业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1期
6 彭润中;赵敏;;金融危机下亚太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亚太经济;2010年02期
7 周燕;;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1期
8 肖筱林;;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研究[J];新金融;2010年03期
9 王长伟;李少霞;;关于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彦华;;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时代金融;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4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关景灵;;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研究[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玉蕾;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赴美上市如何防范风险?[N];石家庄日报;2010年
2 记者 周太友 王艺洁;解决融资难需建有效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陆其 陈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N];陇南日报;2009年
4 吴思辉;信心: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N];福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高超 实习生 王远;抱团融资:“情”与“利”的博弈[N];国际商报;2009年
6 王慧峰 乌云斯琴;中小企业如何有钱过冬[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思侠;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成热点[N];酒泉日报;2009年
8 陈惠永;服务引导 共商对策[N];潮州日报;2008年
9 钟茂富 王发祥;武平金融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N];闽西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江萌 实习生 李倩;融资难成头号心病[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东;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9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林华;金融危机对北京用电市场未来三年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571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7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