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非破产场合下未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

发布时间:2017-03-21 15:14

  本文关键词:论非破产场合下未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3年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将法定资本制下的分期缴纳制改为法定资本制下的认缴制,意义重大,降低了公司的准入门槛,同时改善了创业者的创业环境,更促进了劳动就业。但是也正因此,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设计和相关配套跟进措施,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得到了凸显。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在公司法未修改前作为保护债权人权益的法条尚能理解,但在认缴制下,股东出资期限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延长,在大多数情形下,当面对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债权人还能否依据该法条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学者也因此提出质疑,认为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在,因此在认缴制下该条的法理基础也不复存在,所以不能适用。自公司法修改以来,实践中对该条的适用也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本文认为,该条乃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但在认缴制下,民法中的相关代位权理论、侵害债权理论已不能作为其法理基础。但基于保护债权人的目的,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该条仍然可以在公司、股东、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平衡发挥作用。在学理方面,笔者从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独立责任以及公司责任财产等公司法理论方面分析了该条即使在认缴制下仍存在其法理基础。其次,笔者从后果主义角度来阐述在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公司为什么不一定进入破产程序?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标准来理解理性债权人的选择。笔者从基本的债权债务关系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在非破产情形下对债权人的清偿并不会对其他债权人不公,并进一步论述,若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自然按相关破产法来处理,与此并无矛盾。本文第四部分主要是对诉讼程序中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就管辖权、诉讼当事人安排、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到底,让股东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债权人承担补充清偿责任其实就是让股东提前履行其出资责任。在认缴制下,股东可能失去其期待利益。本文基于公司法基本理论和原理,认为在股东期待利益和债权人利益之间,应优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最后,笔者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在非破产情形下,债权人可向未出资股东请求在其未出资范围内请求补充赔偿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仍然有其适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关键词】:认缴制 债权人 股东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1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二、现有文献综述9-10
  • 三、研究范围和方法10-11
  • 第一章 问题及其现实意义11-13
  • 第一节 问题的界定11
  • 第二节 现实意义11-13
  • 第二章 股东责任的法理基础13-23
  • 第一节 债权理论的局限13-16
  • 一、对代位权理论的质疑13-15
  • 二、对侵害债权理论的质疑15-16
  • 第二节 股东责任的公司法路径选择——基于法条的分析16-23
  • 一、路径之一—《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的法解释论16-19
  • 二、路径之二—公司责任财产论19-23
  • 第三章 与破产场合的比较分析23-31
  • 第一节 破产前后股东承担责任的比较分析23-28
  • 一、对质疑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的回应23-25
  • 二、公司债务不能清偿与破产原因的比较分析25-26
  • 三、成本与收益—简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26-28
  • 第二节 就业与失业—法律中的政策考量28-29
  • 第三节 公司存在多人债权人情形探讨29-31
  • 第四章 诉讼程序相关问题31-35
  • 第一节 立案和管辖31
  • 第二节“不能清偿”标准之确定31-32
  • 第三节 诉讼当事人的确定32-33
  • 第四节 股东出资的举证责任分配33-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38-39
  • 后记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甫;论股东权益的诉讼保护机制[J];江汉论坛;2005年03期

2 范健;;论股东资格认定的判断标准[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李金萍;;有限责任公司“生前身后”股东权责浅论——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引发的思考[J];福建质量管理;2006年01期

4 戚枝淬;周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与出资关系[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5 乌韦·布劳洛克;周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责任[J];中德法学论坛;2008年00期

6 谷战春;陈忠琼;;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与股东出资的关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7 张景霞;;论瑕疵股东资格的认定[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8 曾英姿;;干股股东资格的认定[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0期

9 马玉琴;赵峰;;论我国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适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胡绪雨;朱京安;;论股东资格的取得和确认[J];法学杂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臧峻;;股东权保护问题之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朱涤非;;寻找股东的有限责任边界——浅谈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价值取向[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亦平;;国有企业权责边界划分的法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芙蓉;从赤峰矽肺病案看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N];工人日报;2006年

2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未出资股东的分别责任体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金德明 柯齐安;对德投资:如何做一个权益多责任少的股东[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4 黄效愚 律师;中方股东占用公司资金 外方股东如何维护权益[N];民主与法制;2001年

5 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 尹奉廷 王殿祥 张彬 王德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行为需严刑峻法[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毛寒松 袁炜 郭佳;对股东占资破产游戏须严刑峻法[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记者 刘伟;中资险企允许单一股东控股[N];北京商报;2013年

8 张能宝;股东地位认定及法律责任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加强控股股东行为约束[N];上海证券报;2005年

10 习龙生 牛晓林 李筠怡 廖世烨 徐洪涛 侯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N];上海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虞政平;论股东有限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范世乾;论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克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股东权益纠纷的司法救济(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丁珍燮;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李文莉;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李洙德;从公司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家辉;股东除名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2 李拥军;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刘晓;论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D];郑州大学;2015年

4 赵冉;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张荣臻;以对第三人债权出资的公司法规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林冲;股东以债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徐骥;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庞丽珍;浅析优先股制度下的公司股权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任静;论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江瑛;论股东滥用出资期限自治的公司债权人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非破产场合下未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9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