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及其构建

发布时间:2017-03-21 18:0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及其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司纠纷亦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在公司纠纷案件审理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即部分实体法上赋予的权利缺乏相应的程序支撑,导致权利主体在实现诉权、保障实体权利的诉讼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困难。普通诉讼程序显然与许多公司纠纷的性质特点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当事人通过寻求司法救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效果。为了保障公司纠纷的高效合理解决,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针对部分特殊公司纠纷的性质及特点,设立相应的特殊程序制度即针对公司纠纷的非讼程序十分必要。非讼程序相对于诉讼程序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在我国构建公司非讼程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关于公司非讼程序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实体法上公司非讼事件类型的确定,二是关于程序法上公司非讼程序的规定。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即公司非讼事件的类型是作为实体法的公司法中应当予以明确规定的,也是公司非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明确适用的一个前提。目前亟需适用非讼程序的公司纠纷有股东知情权纠纷、股东会召集权纠纷、异议股东股份价格评估权纠纷、董事因消极资格引起的司法解任纠纷、涉及公益的公司解散纠纷、公司特别清算纠纷等。而对于公司非讼程序在程序法上的构建,应当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之外单独设置专门的《民事非讼程序法》,规定非讼程序的基本运行原则,主要包括立法方式、立法体例以及管辖、审级、裁判方式等方面内容,并在其中的商事非讼程序部分对有关公司非讼程序的特殊规则作出规定,从而形成一个能够独立适用的法律框架体系。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诉讼事件非讼化以及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交错适用,此即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融合,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关键词】:公司纠纷 非讼程序 非讼事件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D9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10
  • 1.1.1 学术背景10
  • 1.1.2 理论与实际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2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3.1 课题来源12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概述13-16
  • 2.1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概念及特征13-14
  • 2.1.1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概念13
  • 2.1.2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特征13-14
  • 2.2 公司纠纷非讼事件的概念及特征14-15
  • 2.2.1 公司纠纷非讼事件的概念14-15
  • 2.2.2 公司纠纷非讼事件的特征15
  • 2.3 小结15-16
  • 第3章 国内外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经验16-20
  • 3.1 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缺陷及原因分析16
  • 3.1.1 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缺陷16
  • 3.1.2 导致现行立法缺陷的原因分析16
  • 3.2 域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借鉴16-19
  • 3.2.1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经验借鉴17-18
  • 3.2.2 英美法系国家经验借鉴18-19
  • 3.3 小结19-20
  • 第4章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0-26
  • 4.1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必要性论证20-23
  • 4.1.1 从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缺失的弊端出发20-22
  • 4.1.2 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论证其必要性22-23
  • 4.2 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可行性论证23-25
  • 4.2.1 非讼程序的比较劣势分析24
  • 4.2.2 从司法介入公司治理角度分析非讼程序的正当性24-25
  • 4.3 小结25-26
  • 第5章 非讼程序在我国公司法上的适用范围26-33
  • 5.1 我国公司非讼事件的基本范畴26-27
  • 5.2 典型的公司非讼事件分析27-32
  • 5.2.1 股东知情权纠纷27-28
  • 5.2.2 股东会召集权纠纷28-29
  • 5.2.3 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的定价纠纷29-30
  • 5.2.4 董事因消极资格引起的司法解任纠纷30-31
  • 5.2.5 涉及公益的公司解散纠纷31
  • 5.2.6 公司特别清算纠纷31-32
  • 5.3 小结32-33
  • 第6章 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构建33-39
  • 6.1 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立法框架33-34
  • 6.1.1 我国公司非讼程序的立法模式33-34
  • 6.1.2 我国公司非讼程序的立法体例34
  • 6.2 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的基本规则34-37
  • 6.3 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融合37-39
  • 6.3.1 二元分离适用论37
  • 6.3.2 二元交错适用论37-39
  • 结论39-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大雪;;德国《非讼事件法》的现状和前景[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蔡虹;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冯仁强;;股东权非讼救济途径之初探[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4年00期

4 潘勇锋;;试论建立我国商事纠纷特殊程序制度[J];人民司法;2011年07期

5 王祥远;;诉讼事件非讼化之浅析[J];政法学刊;2007年04期

6 刘海渤;民事非讼审判程序初探[J];中国法学;2004年03期

7 李建伟;;公司非讼程序之适用研究——公司纠纷解决的民事行政路径分析[J];中国法学;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瑶;公司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及其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60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