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17-03-29 21:18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及其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腾飞,中国商事法律制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和法律的双重作用下,市场主体的活动更为专业。但这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考验,即市场主体即公司的所有权不能与公司的经营权相统一,公司所有权与公司经营权相分离矛盾的情况更多的出现。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公司的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中国市场发展带来的市场病,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规范这些问题。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国于2005年《公司法》的修改之际,从西方法律引入了股东代表诉讼这一制度,我国学界对它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仅一个条文共三款的规定1,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立法还略显简陋,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尚有较多疏漏和值得探讨之处,在实践中很难适用。故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最终试图对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使其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从而更好的发挥功能。 本文希望通过对股东诉讼代表制度的研究,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历史分析及法理分析,在此前提下,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从六个部分对关键进行论述,以下是每个部分的介绍: 第一部分:相关概念的考察及法理分析。利用现代公司法理论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定义加以界定,并从法理分析的角度分析其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对英、美、日三个国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历史发展的考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该制度进行分析并能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 第三部分: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他国家立法的考察,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深刻的研究,对该制度中的主体进行评析并提出意见。 第四部分: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程序性法规部分进行研究,,包括前置程序诉讼费用的担保制度,并提出分析意见。 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情况进行探索,并深刻分析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问题并探究其内在原因。 第六部分:以上五部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相关意见。
【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 主题分析 程序分析 我国法律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4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1
  • 二、现有文献综述11-12
  • 三、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概述14-20
  • 第一节 概念14-15
  • 一、 概念的争论14-15
  • 二、 概念的确定15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基础15-20
  • 一、 公司作为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15-17
  • 二、 股东平等的根本要求17-18
  • 三、 使被告履行其法律义务的最后保证18-20
  •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的历史考察20-25
  • 第一节 英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历史考察20-22
  • 第二节 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历史考察22-23
  • 第三节 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历史考察23-25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主体分析25-33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分析25-28
  • 一、 原告资格的限制26-27
  • 二、 我国的立法27
  • 三、 关于原告限制条件的思考27-28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被告分析28-29
  • 一、 国外立法28-29
  • 二、 我国法律规定29
  • 第三节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地位分析29-33
  • 一、 国外关于诉讼中公司地位的立法30-31
  • 二、 公司在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的地位31-33
  • 第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程序分析33-41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前置程序33-38
  • 一、 前置程序的价值33-34
  • 二、 美国、日本关于前置程序的规定34-35
  • 三、 我国前置程序的规定35-38
  • 四、 关于我国前置程序设置的思考38
  • 第二节 案件受理费和诉讼费用担保38-41
  • 一、 案件受理费39
  • 二、 诉讼费用担保39-41
  • 第五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问题41-43
  • 第一节 我国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发展现状41
  • 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剖析41-43
  • 第六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43-50
  • 第一节 关于股东代表诉讼主体资格的确立43-47
  • 一、 原告的主体资格要求过高43-45
  • 二、 被告的主体资格45
  • 三、 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45-46
  • 四、 其他股东在代表诉讼中的地位46-47
  • 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前置程序的完善47
  • 第三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诉讼费用制度的完善47-50
  • 一、 股东代表诉讼费用的负担47-48
  • 二、 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的设立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3-54
  • 后记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苟晓平;论股东派生诉讼前置请求程序谈[J];法学杂志;2005年05期

2 周剑龙;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内部监督机制──中国公司法发展之前瞻[J];法学评论;1995年01期

3 彭春梅;;股东代表诉讼之法理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4 胡田野;欧洲公司法最新改革与发展[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王洪涛;;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平原则的体现[J];中国商人(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03期

6 焦津洪;论对持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J];中外法学;199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金华;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浩;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及其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75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e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