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法律文本翻译中同义词与近义词的正确使用

发布时间:2017-05-12 08:21

  本文关键词:法律文本翻译中同义词与近义词的正确使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已经成为法律界和翻译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同义词与近义词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不同英译本中的同义词与近义词进行辨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法律文本翻译方法,,达到使译文更加专业与规范的目的。 本文选取了较为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版,以G. N. Leech的词义理论、M. A. K.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和E. A.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针对两个版本中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具体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同义词与近义词的辨析具有多维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词义的多面性,搭配规则的不同以及感情色彩的差异,因而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充分且全面地考量。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了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正确使用同义词与近义词的方法:一是深入分析词语的每层含义,二是全面研究词语的上下文,三是充分利用固定词组。作者认为通过这三个翻译技巧,译者能够准确地抓住词语的含义与使用方法,从而在众多同义词与近义词中挑选出最符合译文要求的词语。 完善法律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有助于法律翻译工作者更好地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同义词 近义词 公司法 法律文本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6
  • 摘要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2
  • 1.1 General Research Background9
  • 1.2 Problems9
  • 1.3 Purpose and Method9-10
  • 1.4 Organization10-12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2-22
  • 2.1 Legal Translation12-13
  • 2.2 Synonyms and Near-synonyms13-15
  • 2.2.1 Definition of Synonyms and Near-synonyms13-14
  • 2.2.2 Sources of Synonyms and Near-synonyms14-15
  •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15-22
  • 2.3.1 Word Meaning Theory by G. N. Leech15-18
  • 2.3.2 Register Theory by M. A. K. Halliday18-20
  • 2.3.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by E. A. Nida20-22
  • Chapter 3 Comment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of the P.R.C22-28
  • 3.1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of the P.R.C22-23
  • 3.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23-25
  • 3.2.1 Consistency of the Format23
  • 3.2.2 Proper Translation of the Conditional Clauses23-24
  • 3.2.3 Accurate Expression of the Tense24
  • 3.2.4 Proper Use of “Prevail”24-25
  • 3.2.5 Misuse of the Article25
  • 3.2.6 Misspellings25
  • 3.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Ministry of Commerce25-28
  • Chapter 4 Analysis on the Synonyms and Near-synonyms in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28-41
  • 4.1 Nouns and Noun Phrases28-34
  • 4.1.1 Assembly vs. Meeting28-29
  • 4.1.2 Responsibility vs. Liability29-30
  • 4.1.3 Fault vs. Negligence30-31
  • 4.1.4 Stock vs. Share31
  • 4.1.5 Minute vs. Record31-32
  • 4.1.6 Chairman vs. Chairperson32-33
  • 4.1.7 Promoter vs. Initiator33
  • 4.1.8 Proxy vs. Agent33-34
  • 4.2 Verbs and Verb Phrases34-37
  • 4.2.1 Duplicate vs. Copy34-35
  • 4.2.2 Enact vs. Formulate35
  • 4.2.3 Convene vs. Hold35-36
  • 4.2.4 Assist vs. Help36
  • 4.2.5 Rescind vs. Revoke36-37
  • 4.3 Adjectives and Adjective Phrases37-41
  • 4.3.1 Interim vs. Temporary37-38
  • 4.3.2 Affiliated vs. Related38-39
  • 4.3.3 Individual vs. Separate39-40
  • 4.3.4 Specific vs. Concrete40
  • 4.3.5 Effective vs. Valid40-41
  • Chapter 5 Barriers and Methods of Right Use of Synonyms and Near-synonyms in Legal Texts41-48
  • 5.1 Multi-dimensional Properties of Synonyms and Near-synonyms Discrimination41-43
  • 5.1.1 Rich Meanings42
  • 5.1.2 Collocative Rules42-43
  • 5.1.3 Emotional Coloring43
  • 5.2 Concluded Methods43-48
  • 5.2.1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Word Meaning43-44
  • 5.2.2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o-text44-45
  • 5.2.3 Full Use of the Set Phrases45-48
  • Chapter 6 Conclusion48-49
  • 6.1 Major Findings48-49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49
  • References49-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银磊;;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陈宏;;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孙青;;由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引发的哲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朱林;;本雅明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的形神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袁娅娅;李紫微;;公司章程的英语词汇修辞特征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高巍;刘媛媛;宋启娲;;《京华烟云》中蕴含婚丧文化的传译因素——以解构主义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夏毅;;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姜楠;;翻译目的论分析《爱丽斯漫游仙境》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10 刘洋;;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生;;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李灵;;目的性原则与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洁;;论汉译日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以中国电影片名的日文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闻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石梦婕;;“功能”之较——浅谈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与“功能对等”之异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久湘;秦汉简牍法律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宁;警察讯问话语[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建明;从词汇与句法角度看法律英语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徐凌;法庭辩论的会话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阮雯超;目的论关照下的法律翻译—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英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颜纯;意识形态对广告语翻译的操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兰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语立法文本英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云云;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The Gadfly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法律文本翻译中同义词与近义词的正确使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59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c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