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决权拘束协议
发布时间:2017-05-12 12:09
本文关键词:论表决权拘束协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表决权是股东权利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权利。表决权拘束协议,从广义上讲,是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第三人之间就表决权如何行使而达成的协议,是股东行使表决权的一种方式,是公司法与合同法碰撞的结晶。在实践中,通过表决权拘束协议获得话语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其灵活性和弹性,表决权拘束协议在英美德等国广为应用,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而在我国,《公司法》中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在理论界探讨也不是很多,但在实践中已有尝试,如果出现纠纷,则会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因此,本文旨在对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各国的发展的考察和对制度自身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公司治理环境和实践的需要,试图为该制度的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概述。各国学者对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概念都或多或少有不同的理解,而本文则采较为广义的含义,即表决权拘束协议是就表决权的行使而达成的协议,不仅包括以“表决权拘束协议”为名称的合同,也包括股东协议中的关于表决权行使拘束的条款。继而本文分析了表决权拘束协议的运行机理,以及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公众公司、封闭公司中的静态、动态的功能。 第二章为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各国的发展状态的总结,即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各国都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认可的过程。表决权拘束协议之所以在各国都存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表决权能否成为合同的客体?表决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其不同于传统民法中的人身权或者是物权,却与股东的身份紧密相连。但表决权的客体化是意思自治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笔者赞成表决权可以作为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客体。 第三章是表决权拘束协议与相似制度的辨析。虽然表决权拘束协议与表决权代理、表决权信托以及累积投票制等表决权相关的制度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制度构建上各有不同,且应用的时间和范围也不相同,因而它们不能相互替代。而且法律应当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多种法律选择,而不能因为功能上的相似性而否定其存在的必要。 第四章是表决权的制度分析。通过其在各国的具体制度的构建,分析表决权拘束协议一般会受到哪些限制,其成立需要哪些因素,在股权移转后该合同对受让人是否还生效,以及表决权拘束协议出现纠纷时应当如何救济,有哪些具体的方式,最后分析了股东违约行使表决权对会议决议的效力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第五章是关于表决权拘束协议在我国的构建的一点思路。我国现在公司治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大股东之间可以成为其维持公司控制的手段,而在中小股东,则可以通过表决权拘束协议获得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表决权拘束协议正在以《一致行动人协议》、《关于表决权安排的协议》等形式在实践中多有使用,因而对于该类协议进行法律规范确有必要。而表决权拘束协议本质上是公司法与合同法的结合,因而不像表决权信托一样在制度构建上可能存在障碍,所以具有制度建立的可行性。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则为我国构建表决权拘束协议提供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表决权 表决权拘束协议 表决权信托 表决权代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一、选题背景11-12
- 二、研究现状12-14
- 三、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表决权拘束协议概述15-21
- 一、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含义辨析15-17
- 二、表决权拘束协议的运行机理:以选举董事为例17-18
- 三、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功能18-21
- (一) 公众公司中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功能18-19
- (二) 封闭公司中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功能19-20
- (三) 动态意义上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功能20-21
- 第二章 表决权拘束协议:在争议中发展21-29
- 一、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各国实践:从否定到肯定21-25
- (一) 美国21-23
- (二) 德国以及欧盟23-24
- (三) 巴西24-25
- 二、争议的核心问题:表决权能否成为合同的客体25-29
- 第三章 表决权拘束协议与相似制度的辨析29-36
- 一、表决权拘束协议与表决权信托29-31
- 二、表决权拘束协议与表决权代理31-32
- 三、表决权信托与表决权代理32-33
- 四、表决权拘束协议与累积投票制33-34
- 五、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制度分析36-51
- 一、表决权拘束协议的一般限制36-39
- (一) 不能违反契约自由的原则36
- (二) 不能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36-37
- (三) 不能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37
- (四) 不能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37-39
- 二、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成立39-43
- (一) 合同的主体39-40
- (二) 合同的形式40-41
- (三) 合同的期限41-42
- (四) 合同的登记与公示42
- (五) 合同的基本条款42-43
- 三、股份的转移与合同权利义务的承担43-44
- 四、表决权拘束协议的纠纷与救济44-47
- (一)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纠纷解决机制44
- (二) 诉讼解决的几种救济方式44-47
- 五、违约对会议决议效力的影响47-51
- (一) 股东行使表决权之前出现纠纷的救济方式的影响47-49
- (二) 股东行使表决权之后出现纠纷的救济方式的影响49-51
- 第五章 表决权拘束协议制度在我国的构建51-56
- 一、我国公司控制的现状51-53
- 二、表决权拘束协议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3-54
- 三、表决权拘束协议制度建设的一点建议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上上;论表决权信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朱春叶;;狙击表决权行使和收益权的分离——以外观为视角析境外之相关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孟祥秀;试论表决权拘束契约[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梁上上;;利益衡量的界碑[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长青;张照东;;论股东对公司权力结构的调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春晖;论股东表决权拘束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兴华;表决权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周元辰;论我国股东表决权制度的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表决权拘束协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5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