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23: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现代公司制度基石的法人人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被滥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法人人格制度救济性措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发展和完善了法人人格制度。我国对该制度立法上的确立,可以追溯到新修订的《公司法》。由于司法实践经验不足,加之我国法官习惯于大陆法系三段论式的推理,因而对于多以衡平法进行判决的这一制度,适用起来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国,研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沿革的简单概括。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便引入到了我国,最早主要是学理上的讨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学界完善公司制度的呼声,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要求,使得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最终在新修订的《公司法》中被确立。要对一个制度的适用进行全面的把握,就必须从该制度的概念入手。对于一个概念的把握,特别是对于一个法学概念的把握,一定要从纵横这两个向度以及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角度进行。只有了解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解决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适用上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总体分析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首先,是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虽然公司法没有对证明责任的分配进行规定,但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64条之规定,,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考虑到债权人的实际情况,在具体证明时应适当放宽对债权人举证的要求。其次,既要正确区分公司的债权人,也要合理对待公司的债权人。这就要求赋予非自愿债权人与自愿债权人同等的权利。再次,要合理界定诉讼主体资格的范围,将具有诉讼资格的范围界定为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以及公司的债权人。除此之外,对于诉讼中的行为要件,应偏重于采用主观上的标准去认定股东是否有滥用的情形,充分考虑债权人在此问题上的举证难度。最后,在结果要件的判断上,对于“严重”的标准,应该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规定。 第三部分是对人格混同类型的分析。一般认为,人格混同是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所以对人格混同的类型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论文首先对人格混同的种类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鉴于公司的意思混同与公司的财产混同是人格混同的两种最主要的形式,故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人格混同与财产混同的区别所在。 第四部分是对于财产混同的表现形式以及认定标准的论述。首先,财产混同作为人格混同中重要的类型,其具体的认定标准对于人格混同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明确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与意思混同等其它人格混同因素的区别。对于财产混同内涵和外延的把握,是防止司法实践中滥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础,因而对其认定标准的分析,便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财产混同是人格混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具体的认定标准对于人格混同的判定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法人人格否认 人格混同 财产混同 司法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4
  • 一、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4-16
  • 二、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中的主要问题16-21
  • (一) 证明责任如何分配17-18
  • (二) 如何正确区分和合理对待公司的债权人18
  • (三) 享有诉讼主体资格范围的界定18-20
  • (四) 诉讼中相关行为要件的证明问题20-21
  • (五) 对于结果要件的判断21
  • 三、 人格混同的类型分析21-26
  • (一) 人格混同的种类22-23
  • (二) 公司意思混同与财产混同之比较分析23-24
  • (三) 人格混同与财产混同的区别24-26
  • 四、 财产混同的表现形式及其认定标准26-30
  • (一) 财产混同的表现形式26-28
  • (二) 财产混同的认定标准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丹;公司人格混同的认定及处理广东发展银行惠州分行诉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惠州公司、惠州市发展总公司、惠州市创源实业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评析[J];法律适用;2004年08期

2 朱慈蕴;我国《公司法》应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3 王静波;;论商业假冒混同行为[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4 楼东平;陈文东;;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5 洪海;企业名称混同近似的四种类型及防范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8期

6 谢海燕;论商业混同行为——兼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的不足与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张兄来;李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8 许凌志;;论公司意思混同与财产混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0期

9 李岳;;对公司人格混同司法适用的再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从法条跃入实践[J];清华法学;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63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