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赌协议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最近几年,“对赌协议”作为PE项目中经常运用的投资工具进入了中国境内并被频繁地使用于中国境内的投资活动中。伴随着蒙牛、国美等在私募股权融资中使用对赌协议而一战成名的案例。对赌协议的法律意义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对“对赌协议”含义进行了介绍。所谓“对赌协议”是指投资主体和被投资企业的相关约定,这种约定是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按照约定,如果投资主体约定的条件出现,那么对赌协议的胜出者就是投资主体,反之如果被投资企业约定的条件出现,这样被投资企业就会胜出。这种约定形式和投资活动中的期权基本是差不多的形式。其次,本文对“对赌协议”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认为根据对赌协议的内容对赌协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股权稀释型、股权调整型、股权回购型、货币补偿型、股权激励型、控股转移型等六种。同时,通过对具体对赌协议:如徐工集团和凯雷的对赌协议、港湾和华平的对赌协议、雨润和高盛鼎辉的对赌协议、蒙牛和摩根鼎辉的对赌协议以及永乐和摩根鼎辉的对赌协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论文第二部分中主要对“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及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对赌协议”不是赌博合同,而是属于射幸合同。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对赌协议中在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签订的对赌条款是合法有效的,该协议对双方的行为都有规制的作用。 论文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赌协议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对赌协议的合法性进行论证。论文首先从甘肃众新锌业有限公司(后变更为甘肃世恒有色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简称“世恒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海富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富投资)、香港迪亚有限公司(简称迪亚公司)、自然人陆波签订一份《甘肃众星锌业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书》(简称《增资协议》)引起的对赌协议纠纷一案作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当前法律理论界对于“对赌协议“的态度以及实际实务阶段“对赌协议”的诉讼过程,并对案例整体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司法机关在对赌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 论文第四部分分析了对赌协议中的其他相关法律问题。这部分首先分析了“对赌协议”的担保问题,通过对民商上担保这一法律制度的分析,得出“对赌协议”中的担保并不同于民法上的担保,并比较分析得出性质上、内容上以及担保方式上的三点不同。再次,本文在这一部分对保底条款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对赌协议不存在《合同法》五十二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状况。因此相关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妥善解决。 论文第五部分中,指出了我国法律规制现状及法律保护不足,,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对赌协议的合法性。并从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论文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指出尽管对赌协议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对其进行规制,但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这种协议基本上可归属于无名合同的范畴,应承认其合法性与特殊性。
【关键词】:对赌协议 射幸合同 担保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对赌协议的涵义11-16
- 1.1 对赌协议概念11
- 1.2 对赌协议的类型11-12
- 1.2.1 股权调整型11
- 1.2.2 货币补偿型11-12
- 1.3 对赌条款的实证分析12-16
- 1.3.1 实践中的具体表现12-14
- 1.3.2 上市公司参与的对赌协议14-15
- 1.3.3 不同类型对赌协议的对比15-16
- 2 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16-24
- 2.1 对赌协议的特点16-20
- 2.1.1 对赌协议具有避险性16-17
- 2.1.2 对赌协议以融资为目的17
- 2.1.3 “对赌协议”主体的有限性17-19
- 2.1.4 对赌对象的特定性19-20
- 2.2 对赌协议的性质20-22
- 2.2.1 对赌协议不是赌博合同20
- 2.2.2 对赌协议不是借款协议20-21
- 2.2.3 对赌协议是射幸合同21-22
- 2.3 对赌协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22-24
- 2.3.1 合法性分析22
- 2.3.2 合理性分析22-24
- 3 对赌协议合法性的实证分析——以海富投资案为例24-29
- 3.1 案件事实24
- 3.2 法院判决24-25
- 3.3 对该案的评析25-26
- 3.4 法院判决中的价值取向分析26-29
- 3.4.1 保护公众利益26-27
- 3.4.2 公平合法原则27
- 3.4.3 鼓励交易原则27-28
- 3.4.4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28-29
- 4 对赌协议中涉及的其他相关法律问题29-34
- 4.1 对赌协议中的担保问题29-31
- 4.1.1 传统意义上的担保29
- 4.1.2 对赌协议中的担保29
- 4.1.3 两种担保制度的比较29-31
- 4.2 对赌协议中的保底条款问题31-32
- 4.3 对赌协议涉及企业破产时的问题32-34
- 5 完善我国相关立法与司法的建议34-37
- 5.1 我国目前立法现状与不足34
- 5.2 完善我国相关司法的建议34-37
- 5.2.1 承认对赌协议的合法地位34-35
- 5.2.2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35-37
- 6 结论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克明;;对赌协议:外资投行投资中国企业的新证券工具[J];长江论坛;2007年06期
2 张虹;;对赌协议规范的理性选择:载舟式的策略[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3 姚泽力;;“对赌协议”理论基础探析[J];理论界;2011年08期
4 李金华;;我国企业签订对赌协议的法律风险防范[J];法学杂志;2011年09期
5 李健;;对我国企业签订对赌协议的法律建议[J];新闻世界;2011年09期
6 刘志云;;警惕将“对赌协议”妖魔化[J];中国审判;2012年12期
7 华梅;;如何避免对赌协议无效——以法律实务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年07期
8 王振;;对赌协议性质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9 王振;;对赌协议法律性质的经济分析及其效力剖析[J];甘肃金融;2013年05期
10 杨宏芹;张岑;;对赌协议法律性质和效力研究——以“海富投资案”为视角[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占武;;对赌协议的法律问题[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屈丽丽;别让“对赌协议”忽悠了自己[N];中国经营报;2008年
2 范媛;“对赌协议”:带刺的玫瑰[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潘绍俊;当融资遇上对赌协议 是美酒还是毒药?[N];东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范媛;对赌协议:谁赢谁输?[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许浩;最高法提审 “对赌协议”合法性待“判决”[N];中国经营报;2012年
6 段爱群;对赌协议的两种模式[N];中国会计报;2013年
7 浙江采悠园林公司董事长 凌俊杰;对赌协议详解[N];中国花卉报;2014年
8 陈明键;让“对赌协议”成为双赢游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9 刘晓忠;“对赌协议”能载舟亦能覆舟[N];证券时报;2006年
10 金融街PE;“对赌协议”中的风险及其防范[N];中国财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昝凌霄;对赌协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李露露;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实践运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3 司洁陈;风险投资中对赌协议的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4 王晓敏;论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高浩翔;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及效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6 应娟;对赌协议的效力认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焦珊珊;论“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与法律价值[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8 王建宇;探究对赌协议的税收处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9 戚文雯;“对赌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10 林渊;私募股权中的对赌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对赌协议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6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