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关键词:抽逃出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抽逃出资的认定与民事责任,在公司领域中存在立法空白,在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存在也广泛争议。因此,最高法院因应时需,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界定与列举了抽逃出资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文第一章的内容是对抽逃出资制度既有的理论研究与立法现状的综述。 然而,纵使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的出台,抽逃出资在理论上与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可化解的困境。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本文第二章详细分析了抽逃出资面临着认定标准模糊、责任适用缺乏依据的司法困境,以及对资本信用被强化、股东有限责任被淡化等理论困境,得出抽逃出资制度下难以化解的困境之症结在于其概念表述本身的不规范性,即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之后,出资就不再是出资,而是公司的资产,何来对出资的“抽逃”与“抽回”。 在第三章中,经过对抽逃出资概念的溯源可以发现,抽逃出资及其相似概念在我国规范性文件中的使用非常混乱,在域外公司法条文中也几乎检索不到。通过对文献、案例及比较法的研究,本文抽象出“抽逃出资”各种行为表现之实质为公司财产不合理地流出公司。巧合的是,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中的违法分配、不当分配之实质极为相似。因此作者对两个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嫁接,提出“抽逃出资”概念重构路径是将其归属于“不正当分配”,并佐以既有的侵权制度、不当得利制度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之信义义务进行规制。同时,在最后一章,本文以实证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式对抽逃出资概念重构的意义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抽逃出资 广义分配 不正当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抽逃出资的理论研究和立法现状10-20
- 一、 抽逃出资的认定与民事责任的理论研究10-16
- (一) 概念界定10-13
- (二) 行为认定13-14
- (三) 抽逃出资行为的民事责任14-16
- 二、 规制抽逃出资行为的立法现状16-20
- (一) 关于行为之认定16-17
- (二) 关于民事责任17-20
- 第二章 对抽逃出资既有制度的反思20-32
- 一、 抽逃出资制度之司法适用困境20-25
- (一) 行为认定标准模糊20-22
- (二) 参照适用瑕疵出资责任依据欠缺22-25
- 二、 抽逃出资之其他理论困境25-29
- (一) 公司资本信用的强化25-26
- (二) 股东有限责任的淡化26-27
- (三) 董事、高管背信责任的突破27
- (四) 借鉴刑法理论认定行为的障碍27-29
- (五) 公权机关介入民事纠纷的正当性拷问29
- 三、 反思抽逃出资概念表述的不规范性29-32
- (一) 概念表述存在悖论29-30
- (二) 与“法人人格独立”理念的冲突30-32
- 第三章 抽逃出资概念的重构32-51
- 一、 “抽逃出资”概念考32-37
- (一) 我国立法溯源32-34
- (二) 域外立法检索34-36
- (三) 启示36-37
- 二、 “分配”概念考37-39
- (一) 我国公司法37-38
- (二) 域外公司立法38-39
- 三、 公司法上广义的“分配”39-42
- (一) 广义分配概念39-40
- (二) 广义分配的体系40-41
- (三) 广义分配制度优势的实证分析41-42
- 四、 将抽逃出资归属为不正当分配42-51
- (一) 抽逃出资与不正当分配43-44
- (二) 对我国公司法中抽逃出资的新解读44-46
- (三) 不正当分配与其他相似概念之辨析46-49
- (四) 不正当分配的民事责任49-51
- 第四章 抽逃出资概念的重构的意义51-57
- 一、 重构的理论价值:既有理论困境的化解51-54
- (一) 对资本虚位问题的适当化解51
- (二) 对契约相对性的适度把握51-52
- (三) 对股权限制及除名制度的规避52
- (四) 对股东责任与债权人保护的平衡52-53
- (五) 对立法资源的节约53-54
- 二、 重构的实践意义:对实践困境的化解54-57
- (一) 对管制与自治的平衡54
- (二) 对司法的指导意义54-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针对股东抽逃出资行为设立股东除名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2 欧洁梅;;论抽逃出资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3 王秀杰;;浅析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4 周筱法;张迈;付国华;;瑕疵出资股份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及责任承担[J];人民司法;2008年18期
5 王立涛;李佶萍;;实际控制人的抽逃资金责任初探[J];现代商业;2007年14期
6 陈学清;;抽逃出资案件的侦查[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曾月英;试论新刑法中的虚伪出资、抽逃出资罪[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8 鲍仕梅;《公司法》中的虚假出资刑事责任探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张辉;;股东出资形态的认定及规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邵文龙;;有限公司抽逃出资瑕疵股权转让问题探析——兼评泛盛物流诉林康、曹进案[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连戈;;关于公司设立及运行中部分问题的治理对策[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保生;李响;;国外PE投资者如何在中国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霄;王晓媛;;论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完善及资本的规范运营[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熊进光;张怡超;;2007—2008年商法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李沐;;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法制的现实思考及其选择[A];2003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全忠;;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小康社会健康发展[A];2003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7 段威;;论资本维持原则——兼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立法及其缺陷[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沈彤;陈梁;;涉企刑事案件分析及其办理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张保生;;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及其法律规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首起判例谈起,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22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席立文;;会计核算平衡公式在注册资本案中的应用[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英;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N];法制日报;2004年
2 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林劲标 杨虹;认缴出资三天就抽回[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谁在抽逃出资?[N];中国工商报;2004年
4 钱新才 赵俊峰;抽逃出资 股东承担何种责任[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法院 曾晓峰 吴钢;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邹豪生;抽逃出资要受处罚吗?[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7 马其兰 程卫东 柳根倪 刘安许 方阚黎;一起抽逃出资案引发的思考[N];中国工商报;2003年
8 福建省莆田市 城厢区工商局 郭东晓;股东借款是否属于抽逃出资?[N];中国工商报;2007年
9 郑菊 耿吉录;股东抽逃出资 法官盘活死案[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 袁梅;以股权转让方式退股,虽未经工商登记也不属抽逃出资[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3 林礼模;公司清算制度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白丽;公司清算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鑫;关联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林;推定信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娇;抽逃出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2 姚彦妮;论抽逃出资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朱烨;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及相关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复旦大学;2011年
4 周小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民事法律问题析论[D];外交学院;2012年
5 王秀杰;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探析[D];湖南大学;2012年
6 赵蕾;试论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与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谢静宇;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黄金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马凌洁;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黄伟;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抽逃出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