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人格否认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反思与完善
本文关键词:法人人格否认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反思与完善
【摘要】:2013年《公司法》对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出资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实现了由资本实缴制到资本认缴制的转变,同时法人人格否认作为保护债权人的制度也得到相应修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源自"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它是为防止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而在诉讼中对公司法人人格予以否认的制度。正所谓"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是诉讼双方如何运用人格否认制度去解决现实纠纷的关键所在,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则和例外、举证责任分配、证明标准等。法院法官在具体承办案件审理时应在坚持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前提下,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为保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整体权益而适时运用"刺破公司面纱"的相应规则。
【作者单位】: 河南广奥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人格否认 举证责任 举证倒置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公平与正义是法律制度永恒的价值与理念,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所在,民事诉讼活动必然也需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民事诉讼在设计时需要按造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对每一类诉讼活动预先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而这种分配也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从整体看,民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景平;关于法人人格及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徐念沙;论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王媛,邵军;试论法人人格否定制度[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4 姜洋;;法人人格权浅析[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5 李培林;齐善鸿;;论法人人格失范与完善[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6 蒋学跃;;法人人格权的理论预设——为法人人格权肯定论作辩护[J];求索;2006年09期
7 赵婷婷;;法人人格否认之诉的启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8 顾建国;;独立责任与法人人格关系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3年02期
9 沈语衡;;论法人人格权的存与弃[J];法制与社会;2013年28期
10 潘华山;法人人格的滥用及其否认[J];法学;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斌;;论我国法人人格滥用对诚信的影响和对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2 陈应春;魏来;;工程款清欠应充分运用法人人格否认规则[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池方景;;试论建立企业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必要性[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王永亮;部门规章确认的最低出资额能否作为法人人格否认的依据[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福建省沙县人民法院 谢昌炜;企业滥用法人人格现象应引起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定良 曹书瑜;不宜直接以法人人格否定制度追加被执行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韦东宝;从一起股东权纠纷案看法人人格否定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6年
5 祁梁;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适用 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要件[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刘浩 归丽华(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夫妻公司的法人人格是否应予否定?[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管若愚;“法人人格”也要有否认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张昌 杨礼彪;浅议执行中的法人人格否认[N];江苏法制报;2011年
9 黄俊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初探[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魏宝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仲崇玉;法人人格学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晓璐;论宗教法人人格权的权利体系及立法建议[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类兴朋;论法人人格否认规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王婷;法人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论法人人格权[D];兰州大学;2008年
5 叶一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6 刘晓霞;论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15年
7 宋玉庆;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王荣平;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黄黎玲;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玲;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50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55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