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10:30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抽逃出资 股东 民事责任


【摘要】:在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框架下,股东只有切实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公司的资本才‘有保障。但是当下中国,公司成立后股东抽逃出资的现象层出不穷。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司资本维持原则,还损害了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了抽逃出资股东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囿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及相关理论的不成熟,对股东抽逃出资的责任追究始终处于制度缺乏理论支撑、实践缺乏立法支持的困境。欣慰的是,今年2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法释[2011]3号)》(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及民事责任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但是,这些规定尚存在许多缺陷。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援用公司法相关制度、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并结合我国之现状提出规制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体系,这一责任体系将有裨益于相关的立法完善及司法实践。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通过对一例典型的公司诉抽逃出资股东损害公司权益案进行案情介绍,引出了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应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对抽逃出资的概述。对抽逃出资的概念进行解释,介绍了抽逃出资的主要形式,论述了抽逃出资与虚假出资、依法减资及股东借款的区别。 第三部分是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从性质上来说是侵权责任。对于这种责任,笔者提出了以下救济措施:公司可向抽逃出资股东追缴出资,请求损害赔偿;其他股东可提起派生诉讼;在公司和股东诉讼后仍无法返还出资的,经其他股东或第三人同意,可由其他股东或第三人代为返还,取得相应的股权。 第四部分是抽逃出资股东对其他股东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从性质上来说是违约责任。对于这种责任,笔者提出了以下救济途径:限制或免除抽逃出资股东权利;追究抽逃出资股东的违约损害赔偿等。 第五部分是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从性质上来说是侵权责任,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权要求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责任。笔者提出了在股东抽逃出资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还可引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要求抽逃出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抽逃出资 股东 民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D923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3
  • 一、问题的提出13-15
  • 二、抽逃出资的基本理论15-23
  • (一) 抽逃出资概述15-17
  • 1. 概念15-16
  • 2. 构成要件16-17
  • 3. 原因分析17
  • (二) 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17-19
  • (三) 抽逃出资与相关概念的区分19-23
  • 1. 抽逃出资与虚假出资的区别19
  • 2. 抽逃出资与依法减资的区别19-20
  • 3. 抽逃出资与股东借款的区别20-23
  • 三、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的民事责任23-28
  • (一) 责任性质23
  • (二) 责任形式23-24
  • (三) 救济途径24-28
  • 1. 公司追缴出资本息24-25
  • 2. 公司请求股东赔偿损害25-26
  • 3. 提起股东派生诉讼26
  • 4. 其他股东或第三人代为返还26-28
  • 四、抽逃出资股东对其他股东的民事责任28-33
  • (一) 责任性质28-29
  • (二) 责任形式29
  • (三) 救济途径29-33
  • 1. 限制或免除抽逃出资股东权利30-32
  • 2. 追究抽逃出资股东违约损害赔偿责任32-33
  • 五、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33-39
  • (一) 责任的性质33
  • (二) 责任的顺位33-34
  • (三) 责任范围34-35
  • (四) 救济途径35-37
  • 1. 行使代位权35-36
  • 2. 对公司提起法人人格否认之诉36-37
  • (五) 股权转让后的责任承担37-39
  • 六、结语39-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绳丽娜;论股东表决权的限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2期

2 刘俊海;;论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J];法学杂志;2008年01期

3 任尔昕;我国法人制度之批判——从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的关系角度考察[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4 傅穹;公司减资规则论[J];法学评论;2004年03期

5 郑曙光;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违法形态与民事责任探究[J];法学;2003年06期

6 李广欢;;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7 欧洁梅;;论抽逃出资的定性及其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8 李巧毅;;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体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股东借款是否属于抽逃出资行为问题的答复[J];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17期

10 孙文超;;有限责任公司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民事责任制度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文君;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3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553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