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识别
本文关键词: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识别
【摘要】:承运人的识别,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际海运公约给承运人下了定义,但没有完全解决承运人的识别问题。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在解决承运人识别问题上的做法大相径庭。在不能形成统一解决方案的情形下,承运人识别问题只能留待国内法解决。中国需要完善《海商法》的规定,通过国内法,解决承运人识别问题。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关键词】: 海上货物运输 承运人 识别 国际公约
【分类号】:D996.19;D922.294
【正文快照】: 承运人的识别’关系到海上货物运输索!^对象的确定。在利用自有运力或光船租赁的船舶从事运输时’不存在承运人识别难的问题。此时,船舶所有人或光船承租人即是承运人。然而,航运企业的运营模式复杂多变,航次租船和定期租船是常见现象。许多航运公司,其租人运力的比例甚至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秋雯;;船东可反驳的推定责任:《鹿特丹规则》承运人识别推定制度之考察——兼论中国海商法承运人识别制度的发展[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天生;;海上货物运输权责二元制与一体化:从喜马拉雅条款到海运履约方制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一航;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韦经建;;评英美法对物诉讼的理论和实践[J];当代法学;1992年01期
2 王炳蔚;论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识别[J];当代法学;2002年05期
3 郑蕾,阎晓辉;再论海上货物运输索赔中承运人的识别[J];世界海运;1999年06期
4 刘俊;吕进良;;论光船租赁条款及承运人识别条款的效力[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5 曲涛;;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识别[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生;沿海运输中承运人的责任[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2 陈眩富;海峡两岸货物承运人责任之比较研究[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00期
3 张军;;新国际航空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再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张德业;;浅谈民用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责任[J];空运商务;2006年20期
5 胡绪雨;;对目的理性支配下的承运人责任基础立法的批判[J];现代法学;2007年05期
6 蒋跃川;;论适航义务是否是承运人的首要义务[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7年00期
7 胡绪雨;;承运人责任立法中目的理性与价值判断的融合[J];法学论坛;2010年05期
8 冷柏军;姚新超;;《鹿特丹规则》下承运人责任与义务的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9 郭春风;;对《鹿特丹规则》关于承运人识别问题的多角度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秋婷;;中法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性质比较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武智;向薇;;《鹿特丹规则》承运人责任制度的简要评价以及其对我国的影响[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蒋五四;包晓波;;关于承运人组织在中国港口统一定价强行收取THC的法律分析报告[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何丽新;;承运人对无单放货的抗辩事由分析——从165份生效判决书说起[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一期A部分[C];2005年
4 吴锋;;刍议海运火灾免责的举证制度[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柴智超;;国际危险货物运输法律责任[A];2009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程亮;;海峡两岸海商法法律问题研究[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7 许光玉;龙玉兰;;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的论述(之五)——关于倒签提单及预借提单[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志文;;海商法专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沈志韬;航空托运行李损失时承运人的法律责任[N];上海法治报;2013年
2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罗懿 徐飞;未保价快递发生货损承运人赔偿责任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特邀点评:最高法院法研所 杨洪逵;乘客因自身原因死亡承运人应否负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上海海事法院 王蕾;海上货物运输中如何识别有关承运人?[N];国际商报;2008年
5 上海海事法院 钟明;对非集装箱装运的货物责任期间的法律分析[N];国际商报;2006年
6 居依-勒费弗尔 焦杰;法律迷宫[N];国际商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燕;承运人的责任义务与收货人的诉讼权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北京昌明律师事务所 蒋五四;提单下承运人责任限制[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9 北京大学法学院 房德权 李天一;承运人无单放货 代理人承担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承运人未尽管货义务的法律风险[N];现代物流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韩冰;国际航空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程一航;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郑志军;国际海运承运人之履行辅助人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陈敬根;国际海运承运人在多因致损下的赔偿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沈志韬;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师怡;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王X 苓;从《鹿特丹规则》之新立法评析台湾《海商法》未来修法之方向[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肖冬;浅论《鹿特丹规则》对承运人责任制度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春燕;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中承运人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曾莉;《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下的承运人责任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江恒英;海上货物“门到门”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邱奰芝;两岸航空法上承运人的责任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明圆;华沙条约体制下的承运人责任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董晓南;提单承运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侯静;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识别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王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义务和责任的经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郑兴武;同乘旅客人身侵权与国际航空承运人责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6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0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