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刑事诉讼中对逮捕的审查

发布时间:2017-10-15 14:16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刑事诉讼中对逮捕的审查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刑事法庭 国际逮捕 逮捕要件


【摘要】:国际刑事诉讼中对逮捕的审查主要有审查主体、审查内容和审查结果几个方面。特设法庭对逮捕的审查主体是审判法官,国际刑事法院对逮捕的审查主体是预审法官。特设法庭没有单独规定逮捕的条件,其确认起诉也就意味着满足了逮捕的条件;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单独规定了逮捕的条件,包含实质要件和必要要件。对于国际刑事法庭签发的逮捕令,应了解其内容、效力、修改和撤销程序以及保密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国际刑事法庭 国际逮捕 逮捕要件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国际刑事诉讼是指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对犯有国际罪行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这里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特指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简称纽伦堡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简称远东法庭)、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简称前南法庭)、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简称卢旺达法庭)和国际刑事法院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娜;;国际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新进展——兼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蒋娜;;从反人道罪的最新发展看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兼论对中国刑法的启示[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3 洪永红;;论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管辖权[J];河北法学;2008年08期

4 蒋娜;;国际刑法基本原则的新进展[J];刑法论丛;2009年03期

5 赵合俊;妇女性人权与妇女法的修改[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申世涛;;论国际逮捕的正当性与合法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苗京平;刑事司法国际合作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4 洪永红;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彭伶;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焦鹏;诉讼证明中的推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肖铃;国际刑事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调查权的行使[D];吉林大学;2011年

2 古俊峰;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苗苗;从塔迪奇案看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建立的合法性问题[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蒋元;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原则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周艳;国际刑事法院补充性管辖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孙海峰;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郭爱荣;普遍管辖权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胡高崇;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9 丁岩;国际刑法主体研究—从国际刑事审判实践的角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邱陵;试论个人国际刑事责任新模式[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文萍;“威尔顿庄园会议”侧记[J];西亚非洲;2003年06期

2 翟传强;;揭开国际刑事法庭的神秘面纱[J];中国审计;2009年24期

3 朱文奇;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和国际刑法的发展[J];政治与法律;2003年01期

4 刘亚军;浅析引渡的新形式──向国际刑庭乃至国际刑事法院进行的引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5 朱文奇;近期应加强研究的国际刑法问题[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6 达龚;;陈体强教授获“杰出国际法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7 刘杰;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J];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庞浩;范继增;;浅析国际刑事法庭的管辖机制对普遍性人权的保障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慎思;前南刑庭时期的王铁崖[J];法律与生活;2005年20期

10 张慎思;;前南法庭:宪章之下的国际法庭[J];法律与生活;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陈敬明;;辩诉交易在国际刑事审判中的实践及展望[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于阜民;;海盗犯罪之对策——国际犯罪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天仁 黄培昭;国际刑事法庭向卡扎菲发出通缉令[N];人民日报;2011年

2 李永 陈振中;美国向国际刑事法庭说不[N];中国国防报;2002年

3 李永君;旁听前南国际刑事法庭[N];检察日报;2003年

4 于毅;国际刑事法庭指控苏丹总统[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专稿 郭子佳;苏丹总统遭起诉严重恶化该国和平前景[N];世界报;2008年

6 周云;国际刑庭指控苏丹总统十宗罪[N];东方早报;2008年

7 朱文奇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法教授,曾任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上诉检察官;姆拉迪奇的命运将如何[N];法制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慎思;机遇只眷顾清澈的心灵[N];法制日报;2006年

9 本报驻塞黑记者 刘志海;塞黑 面对美欧左右为难[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实习记者 刘悦玲;精心治学 赤诚为国[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铃;国际刑事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潘亚玲;“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綦通;理想国际刑法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6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孟凡明;论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胡秀娟;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国际法保护[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兰;刑事法庭余留事项国际处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欧利维;国际刑事司法:进步、障碍与展望[D];武汉大学;2004年

3 苗苗;从塔迪奇案看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建立的合法性问题[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包青;浅谈国际刑事审判中的正当程序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江;论灭绝种族罪[D];湘潭大学;2007年

6 祝越;国际法庭设立因素的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浪;论实施普遍管辖的条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张毅;混合法庭—国际刑事司法制度的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周雪卿;红色高棉反人道犯罪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叶明;国际刑事审判机构与国际刑法实施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7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37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