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21 06:39

  本文关键词: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正义 巴黎气候大会 国家自主贡献 碳排放交易 碳税


【摘要】: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过程中,应秉承气候正义的理念并坚持如下法律立场:确立公平合理的减排标准,实现分配正义;完善气候变化公约的履约机制;发达国家应当制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矫正正义。为落实以上立场,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美国、欧盟一起引领国际气候治理,并切实履行至今已达成的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气候法律文件。与此同时,在国内应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碳排放交易法规和环境税法,运用碳排放交易和碳税等市场工具,从法律、市场、政策等方面确保气候正义的实现。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气候正义 巴黎气候大会 国家自主贡献 碳排放交易 碳税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保障研究”(项目批准号:14AZD1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引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进一步从科学原理和观测事实上肯定了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2℃温升控制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积极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宗山;史文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际气候合作:历程、动因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2 王瑞彬;;国际气候变化机制的演变及其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3 严双伍;肖兰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演变[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4 孙畅;;国际气候体制构建中的发展难题[J];国际资料信息;2010年10期

5 李慧明;;当代西方学术界对欧盟国际气候谈判立场的研究综述[J];欧洲研究;2010年06期

6 王伟男;;欧盟国际气候政策中的消极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12期

7 严双伍;高小升;;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与利益诉求[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4期

8 陈潭;李松柏;;“吉登斯悖论”与国际气候政治图景[J];探索;2013年02期

9 高小升;;试论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立场的演变[J];理论导报;2013年08期

10 罗勇;郭战峰;宋亚芳;;国际气候制度框架的建立与发展趋势[J];亚非纵横;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雅敏;;国际气候政策的评价标准分析[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施奕任;;国际气候倡议与中国的组织应对[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王遥;认清气候融资形势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N];证券时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国际气候新秩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陈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怀畅 整理;陈迎:国际气候谈判的关键是公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李月 美国Climate Insights LLC公司;气候谈判的“去美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亦卓;建立公平而有效的国际气候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与发展权益”研讨会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研究员 胡键;中国:国际气候制度的建设者[N];文汇报;2008年

8 朱广菁;我国青少年初登国际气候舞台[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陈迎;合作推动国际气候谈判[N];人民日报;2009年

10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刘新宇;“气候门”难以影响国际气候博弈[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建英;国内结构与制度影响:国际气候制度在中、美两国的影响研究(1990-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锋亮;国际气候制度中的遵约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博;国际气候会议的政策转移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余培芳;国际气候合作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4 甘恢运;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

本文编号:1071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71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