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项下投资定义研究
本文关键词:BIT项下投资定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边投资条约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投资定义
【摘要】:目前,国际投资条约(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以下简称“IIA”)中90%左右为双边投资条约(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以下简称“BIT”)。德国签订的BIT数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则以超过100个生效条约的数量位居其后。在BIT中,“投资定义”1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其决定着条约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也影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以下简称“ICSID”)的管辖权。由于学理上的“投资定义”空泛且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无论是条约文本等国际立法文件还是以ICSID为主的国际仲裁实践中,对于投资定义都有自己的界定和解释。晚近以来,无论是条约文本还是ICSID仲裁实践,都对投资定义做了扩大化理解。2015年我国成为接受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最多的国家,同时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我国投资者的海外投资也逐年递增。我国在BIT中普遍采取的以资产为基础的开放式定义方式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投资仲裁风险。为了完善我国的投资定义,本文围绕BIT项下的投资定义展开研究,具体探讨了投资定义的学理、条约文本、仲裁实践中的现状与趋势,重点研究了在我国的的相关实践与问题,最终结合全文的研究,给出我国在投资定义问题上应有的立场和对策。除去引言和结语本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关于投资定义的基础理论。第一节重点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投资定义。阐明投资定义在学术理论上的不统一性和缺乏可操作性给实践带来影响。第二节介绍了定义投资的三种方式,指出混合式的定义方式是符合发展趋势的。第二章是投资定义的条约文本研究。第一节介绍了BIT的签订情况,进一步明确研究BIT项下投资定义的重要性。第二节详细阐述投资定义在条约文本上泛化的具体表现,紧接着又以宽泛投资定义的代表BIT“美国2012年BIT范本”为例,具体介绍BIT项下的投资定义是如何泛化且影响他国的投资定义的。本章的亮点和创新点是提到美国2012年BIT范本下的投资定义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简称“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以下简称“TTIP”)谈判中的作用,以及印度对本国BIT范本的最新修订。第三章是对仲裁实践中投资定义解释的研究。第一节介绍了ICSID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力。研究其管辖权限制是为第二节仲裁庭解释做铺垫。第二节以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了ICSID仲裁庭在主观主义解释和客观主义解释下的各自的代表性案例进一步论证仲裁庭在实践中对投资定义的扩大解释。笔者认为,ICSID在对投资定义的解释上具有泛化趋势和明显的不确定性,其背后的动机笔者认为是扩大ICSID管辖权。本章的亮点是对案例进行深度分析,避免空谈。第四章第一节介绍了受保护的投资类型的扩张过程。第二节从资本输出国的推动、法律文化的发展、经济活动自身原因三个方面分析了投资定义扩大化的原因。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第一节分析了我国在国际投资背景下的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双重身份。第二节的亮点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签订的所有BIT项下投资定义进行总结分析。接着又探讨了我国在仲裁实践中作为被申请人的情况。结合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BIT项下的投资定义存在过于宽泛、措辞不严谨、缺乏投资特征的限制、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最后,笔者结合前述分析的当今国际仲裁中的投资定义的发展形势,ICSID仲裁实践的最新趋势,针对我国在国际投资关系中拥有的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的双重身份提出应对的策略。笔者的核心观点是,在未来更新BIT或与美国的缔约谈判中,我们应该“坚持限制间接投资”以及“采取符合东道国法律”的立场;具体采取“使用以资产为基础的混合式定义方式”、“区别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投资定义”等措施。
【关键词】:双边投资条约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投资定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6.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7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背景9-10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四、文献综述11-16
- 五、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投资定义基础理论概述17-21
- 第一节“投资”的含义17-19
- 一、“投资”的经济学含义17-18
- 二、“投资”的法学含义18-19
- 第二节 定义“投资”的方式19-21
- 第二章 BIT项下投资定义的文本扩张21-26
- 第一节 双边投资条约的签订21-22
- 第二节 投资定义的文本扩张22-26
- 一、文本扩张的具体表现22-23
- 二、宽泛投资定义的代表BIT23-26
- 第三章 仲裁实践下投资定义的解释扩张26-37
- 第一节 ICSID仲裁概况26-28
- 一、ICSID管辖权限制26-27
- 二、ICSID影响力逐年上升27-28
- 第二节 ICSID对投资定义的扩大解释28-37
- 一、主观主义标准下的ICSID仲裁实践28-31
- 二、客观主义标准下的ICSID仲裁实践31-35
- 三、ICSID仲裁庭解释的发展特征35-37
- 第四章 投资定义发展的原因37-41
- 第一节 受保护投资形式扩张的进程37
- 第二节 受保护投资形式扩张的原因37-41
- 一、资本输出国的推动37-38
- 二、法律文化的影响38-39
- 三、经济活动自身原因39-41
- 第五章 我国签署的BIT项下投资定义现状及应对41-51
- 第一节 国际投资背景41-42
- 一、我国成为外商投资最大的流入国41-42
- 二、我国的对外投资逐年上升42
- 第二节 我国BIT下投资定义实践42-46
- 一、我国的BIT签订情况42-44
- 二、我国在ICSID的仲裁情况44
- 三、我国BIT投资定义条款存在的问题44-46
- 第三节 我国的立场与对策46-51
- 一、我国应坚持的立场46-47
- 二、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47-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59
- 后记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旗;论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地位[J];河北法学;1991年01期
2 周成新;对我国应否加入解决投资争端公约的几点意见[J];法学评论;1987年01期
3 翁成受;台商投资大陆的现况和远景[J];台湾研究;1995年01期
4 林长华;论战后的日台投资关系[J];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02期
5 张莉;;两岸商签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意义何在?[J];两岸关系;2012年07期
6 艾亚;;罗高寿谈中国企业到俄罗斯投资[J];海内与海外;2011年01期
7 赵金旗;海外投资法律策略之我见[J];河北法学;1992年01期
8 薛侃;;立法促进台胞来闽投资[J];人民政坛;2005年06期
9 钱晓萍;;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投资条约准入规则发展研究——以中国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10 米军;美国对俄罗斯投资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悦;;正确处理消费与投资关系——学习十七大报告一点体会[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2 姜雪来;;由利比亚战事谈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3 李悦;方天石;;论消费与投资关系[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4 李胜兰;郑华懋;;法律制度与民间投资增长关系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国青;;出去投资[A];2009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8期)[C];2009年
6 姜志俊;;两岸投资保障研究[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7 刘艳华;王家传;;中国农村居民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1981-2006年[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罗云毅;;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常态[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滕斌圣;海鑫的劫数:实业与投资关系的错位[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田立;“价值投资”不能是瘸腿的[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姜作培;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扩大投资需求[N];南通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孙楠;中美贸易与投资关系冀望“三十而立”[N];国际商报;2009年
5 记者 杨洁 通讯员 崔现伟;4月工业投资进度继续趋缓[N];嘉兴日报;2012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李盼盼;中美双向投资还有很大空间[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姜业庆;期待中方对澳加大投资力度[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日;赴澳投资考验中企内功[N];国际商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路虹;中加投资合作跃向升级版[N];国际商报;2014年
10 罗云毅;投资和消费之间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睿璞;海外耕地投资的利益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喻燕;中国企业海外耕地投资战略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振;R&D投资与规模投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4 王望波;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文芳;中国上市公司R&D投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封福育;转型时期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严伟;企业的避税活动一定会引致非效率投资吗?[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张为民;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赵红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4 郭庆;基于PVAR模型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城镇化的动态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兹科娃;“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俄罗斯投资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高铭;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7 王佳蕾;论双边投资条约中的“岔路口条款”[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孙培茹;BIT项下投资定义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韩学广;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王荣锋;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1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2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