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搜救机制的现实抉择——基于南海海难事故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南海搜救机制的现实抉择——基于南海海难事故的实证分析
【摘要】:对IMO数据库南海海难事故的实证分析显示,南海搜救在类型上包括政府实施的搜救、民间实施的搜救和多方协作实施的搜救三类。南海诸国迄今不存在实质意义的搜救合作。国家利益的巨大差异、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条约义务的不一致以及国家搜救实力的悬殊共同决定了南海搜救区域合作现阶段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此,南海搜救机制的现实选择只能是由中国担负起南海搜救重任。为此,须增进中国政府搜救实力,激励引导民间搜救力量,同时谋求与越南、泰国、新加坡三国的有限合作。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南海 海难事故 海上搜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20118)
【分类号】:U676.8;D993.5
【正文快照】: 我国自2002年与东盟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来,通过“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议”以及《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不断地推动与南海诸国的海上搜救合作。2011年第六届东亚峰会,我国进一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鞠海龙;;印度尼西亚海上安全政策及其实践[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3期
2 梅记周;;冷战后越南对华政策及其演进[J];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6期
3 史春林;李秀英;;中国参与南海搜救区域合作问题研究[J];新东方;2013年02期
4 朱新山;;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菲律宾海权战略的困境及中国之应对[J];学术界;2013年07期
5 于卫红;韩俊松;;海上搜救案例库系统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虞群;;试论东南亚自然地缘特征对地区海上安全的影响[J];东南亚之窗;2012年01期
2 虞群;;试论冷战后东盟国家海上安全战略[J];东南亚之窗;2013年03期
3 程明远;;强化国际救援协作机制 提高海上联合搜救效率——以马航失联飞机搜救为例[J];世界海运;201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丹迪·苏森托;鞠海龙;李皖南;;印度尼西亚新防务战略解析——兼谈与中国在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7年05期
2 约翰·摩根;查尔斯·马托格里奥;付征南;;打造全球联合舰队 美国海军“千舰海军”计划揭密[J];国际展望;2007年05期
3 江慧楷;中越海域船舶安全的"保护神"——广西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抢险纪实[J];城市与减灾;2005年02期
4 陈庆鸿;;菲律宾军事现代化及其前景[J];国际资料信息;2012年08期
5 彭卫兵;任爱珠;徐峰;;基于案例推理和神经元网络的桥梁知识的复用[J];计算机工程;2007年23期
6 童晓光,杨福忠;印尼油气资源及中国石油合同区块现状[J];中国石油勘探;2005年02期
7 韩雪;冯玉强;;基于案例推理的谈判支持系统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7期
8 秦玉平;杨兴凯;;基于案例推理的区间属性相似度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张明亮;;南海海难合作救助:经验与启示[J];新东方;2011年01期
10 贺圣达;;东盟对华政策和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士达;;海难事故频发 救助工作滞后[J];浙江人大;2002年12期
2 郝志强;从"环大西洋"号海难事故谈起[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年11期
3 杨红伟;;大海随想——悼念海难事故遇难者[J];现代职业安全;2004年03期
4 徐国裕;张运杰;吴兆麟;;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海难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航海;2007年01期
5 王宁;;世界海难事故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世界海运;2010年07期
6 王旭东;;海难死因分析及求生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3期
7 于善娟;刘学萍;栾东红;;烟台北部海域大风与海难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水运;2011年06期
8 董兴章;海难事故中机器损伤原因[J];船舶;1991年02期
9 夏春山;1992年世界海难损失船量减少拆船量增加[J];造船技术;1993年08期
10 赵曾;;世界船舶海难事故状况[J];航海科技动态;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宏;;试论恶劣天气海况与重大渔业海难事故[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2 严迎春;;南通“951107”海难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海洋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2000年
3 ;尾道丸海难记[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4 李文虎;;渤海一天二起海难事故的惨痛教训之探讨[A];2004防止船舶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刘想云;;海难与危机管理[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李文虎;;渤海一天二起海难事故的惨痛教训之探讨[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1集)[C];2010年
7 蔡东明;;“爱沙尼亚号”海难事故分析[A];2004防止船舶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刘学萍;;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海难事故与天气及应对措施[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李志宏;;试论恶劣天气海况与重大渔业海难事故[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海洋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2000年
10 高超;王国福;;某轮锚泊在台风中心附近走锚坐礁全损海难事故分析[A];船舶大风浪中操纵(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民华;山东发布警示令[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陈振宁;港府全方位跟进撞船海难善后工作[N];法制日报;2012年
3 王宗辉;11·24烟台特大海难事故启示录[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曹恒平;年终冲刺切莫挑战制度[N];中国航空报;2009年
5 新华社记者 林红梅;渤海湾海难悲剧还要上演多少次?[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李轩;77个值班待命点织密救助打捞网[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李颖;海难责任分清 肇事逃犯落网[N];中国交通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晖;如东海难[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张华明 通讯员 李旭晔 堵盘军;为海难搜救赢得时间[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刘国磊;西沙重大海难理赔快速启动[N];中国渔业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金林;宁波市船舶海难事故综合风险评估[D];宁波大学;2013年
2 郭琳;基于IMO指南的客轮疏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0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3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