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少数民族文艺保有人的集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11-03 09:06

  本文关键词:论少数民族文艺保有人的集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文艺 法律权利主体 集体权利 习惯法 专有权


【摘要】:少数民族文艺保有人法律主体地位的缺失和集体权利的不明确是导致这种"活态"文化活力不足的制度性障碍。文章通过文化自决权理论和国际法律文件和外国国内立法实践论证了少数民族文艺保有人应当成为法律主体的合理性,并提出保有群体可以形成自己的自治机构来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能力不足的初期,国家可以提供类似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方式来弥补其不足,慢慢提高其能力,而不是找人代之,增强其依附性。在论述少数民族文艺保有人的集体权利部分,文章分析了运用民族习惯法实现内部限制意义上的集体权利的可行性以及习惯法入国家法的途径,阐述了通过设立少数民族文艺专有权来实现外部保护意义上的集体权利的具体内容。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艺 法律权利主体 集体权利 习惯法 专有权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多元视野下的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SC10W208)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2XWD-S03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7.1;D923
【正文快照】: 少数民族文艺从狭义上讲指某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从广义上讲指相对于汉族文艺的整个少数民族文艺。前者体现该群体文化和社会特性并被该群体所接受,代代相传并处于不断发展的各种文学或艺术成果,它具有主体的群体性、内容的继承性和变异性、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跃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桂林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1年02期

2 张钧;文化权法律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权保护[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琦;;继承与超越——“和谐世界”思想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2 李继武;;资本与市场经济联姻和现代化的二律背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任岳鹏;;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之关联[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钟林;;现代性的危机与拯救——谈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翟志勇;;哈贝马斯论域中的法律与道德[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9 赵明;;经济的全球化与人权的普遍性——论通向世界和平秩序之法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10 刘丽霞;杨雷;;现代性与俄罗斯的“反乌托邦”文学——以扎米亚京的《我们》为中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行福;;三大转向及其未来取向——为哈贝马斯80诞辰而作[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2 杨有贤;;回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杜涛;;文明的冲突与法律的冲突——21世纪冲突法的范式转换[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高永久;陈纪;;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高永久;陈纪;;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7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8 田艳;王若冰;;傣族传统建筑法律保护研究[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裴晓丽;论现代性的合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阮晨欢;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公民意识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6 钱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动因、困境及前景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金新;效忠转移的困境[D];吉林大学;2011年

8 龙冠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文鹏;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商谈限度[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武祥天;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政治诉求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晓玲;少数民族权利是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内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宋茜;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权的冲击[J];中国改革;2002年01期

3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筱琦;“交易习惯”研究[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2 罗筱琦;陈界融;;交易习惯研究[J];法学家;2002年05期

3 焦翔;廖婴露;;论交易习惯[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4 王烈侯;;民事习惯与民法渊源关系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艾围利;;论民事习惯的法律地位及其立法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岳萍;;论习惯法在民法中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7 李祖军;张旭明;宋毅;;刍论让与担保立法的不可取性——从法哲学和法律技术的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张伟;;侗族婚姻习惯法述论[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9 曹义荪;高其才;;当代中国物权习惯法——广西金秀六巷瑶族“打茅标”考察报告[J];政法论坛;2010年01期

10 李健;;论民法法源之习惯法[J];法制与社会;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伦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撤销[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2 张渝;王佳;;清代占里侗族婚姻习惯法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文希凯;;中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制度概述[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4 张永华;;德国、奥地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制度简介[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5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惯例初论——以立法构建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何越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比较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7 郑成思;;知识产权若干问题再析[A];专利法研究(1996)[C];1996年

8 郑成思;;专利、商标、版权的侵权认定比较[A];专利法研究(1995)[C];1995年

9 赵雪岩;王军;;录音制品复制单位权利保护的几个问题[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丛伟华;;论住宅小区业主所有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辰;维护“泥人张”的专有权[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张梦麒;上海加大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保护力度[N];国际商报;2007年

3 实习生 谈媛 本报记者 张清;什么是肖像权?[N];江淮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邢云飞;海关查获世博侵权“第一案”[N];华夏时报;2009年

5 记者 田玲翠;侵犯世博标志专有权被罚3万[N];文汇报;2009年

6 姚兵兵 梁永宏 徐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初探[N];江苏法制报;2010年

7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工商局 苏晓晖;浅谈侵犯特殊标志专有权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8 记者 刘继军;“泥人张”名称专有权维权一审胜诉[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记者 何可寒邋通讯员 黄长鸿;集中整治 严厉打击商标侵权[N];法治快报;2008年

10 谈文荣;人的专有权商业秘密权利[N];人民法院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向红;典之风俗与典之法律[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幸大智;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制的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明辉;传统中国侵权行为的法律对待[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董皓;多元视角下的著作权法公共领域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宁立志;知识产权的竞争法限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乌干宝乐尔;法律视野下的古代蒙古家庭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田田;习惯法作为民法渊源问题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关丹丹;黎族传统社会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3 张艳婷;论习惯法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曹凯宏;“交易习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周莎;“收继婚”的法理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章燕;中国古代借贷契约的保证制度[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豪;论我国民法法源[D];山西大学;2006年

8 刘新国;论习惯作为民法渊源的正当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刘承涛;《民国民法·永佃权》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彭勃;重思物权法定原则[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5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35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