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国际商事仲裁比赛与学生法律技能的提升
本文关键词:模拟国际商事仲裁比赛与学生法律技能的提升
更多相关文章: Vis辩论赛 国际商事仲裁 法律职业技能 庭辩技巧
【摘要】:在众多的国际法律竞赛中,Williem C.Vis模拟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法赛事,它也是一项以教学为实质、以竞赛为包装的法学教育活动。它能够提升参赛学生的庭辩技巧、外语水平和团体合作能力。学生能够在文书写作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庭的模拟训练,学生能够将国际法尤其是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惯例、外国的案例法以及中国的法律和案例结合运用。该项赛事有利于深化中国学生运用英语研究国际性法律问题的意识,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国际法律人才。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美国凯赫律师事务所驻上海办事处;
【基金】:何其生主持的武汉大学全英文课程《国际商事仲裁》的阶段性总结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武汉大学项目“国际竞赛与国际法律人才的培养”的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7.4-4;G642
【正文快照】: 在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模拟法庭和仲裁庭是法学院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的国家和语言区每年都会举办许多模拟法庭和仲裁庭的比赛,涵盖了国际法、刑法、人权法、环境法、国家投资法等领域。其中,Willem C.Vis模拟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Willem C.Vi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强,张华;国际商事仲裁中公共政策适用的价值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郑文豪;;浅议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3 吴敏文;国际商事仲裁与1980多式联运公约[J];水运管理;2000年05期
4 马德才;影响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因素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乔生;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地位与发展趋势[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刘静娴;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原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赵玉;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费用担保问题[J];经济论坛;2004年22期
8 陈小平;;欠发达地区国际商事仲裁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李文沛;;中国国际商事仲裁临时保全制度立法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10 贵兴宝;论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经济价值[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起凡;;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独立专家证人——以《国际仲裁取证规则》为中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域外取证的司法协助:现状与趋势[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管秀红;吴呈祯;;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玉林;何凡;孙慧娟;;国际商事仲裁的庭前准备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伟东;Mohamed Abdel Raouf;;开罗地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主持下的仲裁及其他ADR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潇剑;;跨国网上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龚柏华;刘秀姣;;国际投融资纠纷仲裁裁决海外执行中的主权豁免问题——兼评香港上诉法院涉及中国国有企业仲裁裁决执行案[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芳;中国成为主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教授 宋连斌;国际商事仲裁立法有待加速[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贾 P;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张巍;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 肖 扬;在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第十七届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吕晓东;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特殊性[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顾华宁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2000级研究生;国际商事仲裁发展对仲裁庭的新挑战[N];中国贸易报;2001年
8 李 娜;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异议理由辨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李芳芳;中国成为主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朝夕;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步入辉煌[N];国际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申黎;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介入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郭晓文;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杨桦;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效力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赵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薇;试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丽;法院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作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周江;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模式的理论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谢宁;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邓建芳;国际商事仲裁“非地方化”趋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鲁潮;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包光明;论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陈凌;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莉;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邹艾玲;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措施[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64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6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