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条约本质的再认识
本文关键词:对现代条约本质的再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条约本质 国家意思表示 国家意思表决 国家意思互动
【摘要】:条约理论虽然基本上借鉴了私法契约的原理,但是契约并不能解释和说明所有类型的条约。"条约契约说"掩盖和屏蔽了不同类型条约的本质差异。运用和引入私法之法律行为理论,区分国家"意思表示"与"意思表决",论证多边条约与国际组织公约的决议性质,可以揭示条约之国家意思互动的本质。认识条约本质对于区别研究双边条约与多边条约的解释方法和缔结程序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条约法的理论,为我国的缔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双边投资条约发展研究》(编号:11AFX018)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编号:10YJA820058) 浙江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0CGFX06YB)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3.8
【正文快照】: 大多数学者认为条约就是国家之间的契约或合意。《奥本海国际法》对条约所下的定义是,“国际条约是国家间或国家组成的组织间订立的在缔约各方之间创设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契约性协定。”①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条第1项(甲)规定,“条约者,,谓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醇;;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区别:决议的独立性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2 陈端洪;法律程序价值观[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3 陈醇;;论单方法律行为、合同和决议之间的区别——以意思互动为视角[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韩长印;;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J];中国法学;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张卫彬;;国际习惯法在我国适用探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邱本;论承诺[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0 陆丹;;论医疗机构在“错误出生”中的法律责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存山;;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对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翁国民;蒋奋;;论WTO规则的法律解释方法——兼谈国际条约法的解释理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运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5 陈喜峰;;世贸组织宪法化与欧盟宪政:基于宪法合法性的比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6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7 高永富;;关于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安排之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8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9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林惠玲;美国反补贴实体法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明华;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任晓玲;论消费冷静期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杨万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新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谢特兰;公民信息行政法保护问题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6 李华;层叠模式视角下的普通法外来术语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7 武雷;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廖武山;中国内地与台湾区际司法协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彭朔弦;《开普敦公约》在我国适用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醇;;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区别:决议的独立性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2 王彦明;股东大会决议的无效与撤销——基于德国股份法的研究[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3 陈醇;;集中性民事权利的滥用及其控制——兼论公法控权理论之引入[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4 麻昌华,曹诗权;共同遗嘱的认定与建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余延满;试论近、现代法上婚姻的本质属性——关于婚姻概念的反思[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6 肖海军;危兆宾;;公司表决权例外排除制度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7 钱玉林;股东大会决议的法理分析[J];法学;2005年03期
8 牛铭实;选举制度的类别及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陈u&;公司设立者的出资违约责任与资本充实责任[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10 张文麒;美国州议会议事程序研究[J];人大研究;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恺;股东出资瑕疵只对公司担责[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华夏追索抢救保护文物律师团联合会首席律师 刘洋 本报实习记者 刘家艺;追索流失文物:律师团首次出马[N];北京科技报;2009年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石玉川 周婷;还盘与接受[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3 记者 陈丽平;对“涉外民事关系”应界定[N];法制日报;2010年
4 泛美人权法庭庭长 秘鲁前司法部长 前外交部长 迭戈·加西亚-萨扬;全球视野下的人权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丽丽;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张卫华;国家单方法律行为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常宏哲;国际货运代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令狐情;国际货运代理人身份辨别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文建国;跨国银行并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周迎;论提单的法律适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8 李云飞;国际知识产权许可证贸易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刘晖;跨国收购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刘旭;论屈服条款[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3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7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