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9:02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区际司法协助 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法域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本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它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关系等因素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在此种国家结构形式下,本无区际法律冲突和区际司法协助可言,也就无所谓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可言。但随着我国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相继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相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这两个特别行政区设立之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原有的法律制度50年基本不变。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一二三三”的国家,即形成了一个国家、两个制度、三个法系、三个法域的国家。待海峡两岸实现统一之后,将形成“一二三四”的国家,即将形成一个国家、两个制度、三个法系、四个法域的国家。由于中国内地与各个特别行政区不仅分属不同的法域和法系,彼此有着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制度,而且各个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尤其是享有司法终审权。从而不仅使得各个法域间的法律冲突不可避免,而且使得不同法域间的司法协助成为必要。近些年来,学界对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之研讨倾注了较大的热情,但其研讨更多地是涉及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很少论及或者较少深刻论及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和探讨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模式问题,然而要解决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性质、特点和模式等问题研讨和认识,即只有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特点和模式等问题,才能使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基于此,本文试图系统、全面地探讨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特点和模式,企盼能对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之较好解决有所裨益。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特征之阐释,揭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特征。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含义,在学界并无定论,我们认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请求另一国法院代为进行某些刑事诉讼行为,如送达司法文书、传询证人、调查取证、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的刑事判决,其中提出请求的为国际刑事司法委托,接受请求的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其特点是:刑事司法协助主体为不同国家的法院;司法协助的领域为刑事领域;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代为送达司法文书、传询证人、调查取证、承认和执行请求国法院的刑事判决;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为国际条约或者协定。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是指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的司法机关之间在刑事领域的协作和互助行为。其特点是: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是不同法域的法院;司法协助的领域仅仅为刑事领域;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为各个法域的立法或者法域间的协议或者国家的统一立法;刑事司法协助无须付费且不予提供协助时无须作出必要解释。第二部分,论述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综观世界上所有复合法域国家间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均是完全平等性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即各个法域间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且联邦最高法院是各个法域法院的上诉审法院,联邦最高法院有权统一协调不同法域间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故其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的处理较为方便和快捷。然而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一方面表现为港澳台各法域之间刑事司法协助的平等性;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内地法院与港澳台各法域法院之间刑事司法协助的不完全平等性。其中又以不完全平等性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为主,而以港澳台各法域间平等性的刑事司法协助为补充,即不同法域间的平等性的刑事司法协助与不完全平等性的刑事司法协助混为一体,决定了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的处理所面临的问题空前严峻。第三部分,阐述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点。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至少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它建立于“一国两制”的基础之上;它建立于空前特殊的国家结构形式之下;它存在于众多法系并存的情况之下;它深受多元文化的强烈影响;它是分阶段逐步形成的;它不能由中央法院来统一协调;它缺乏可供统一适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它面临适用法律时的多种冲突;它不宜适用国际条约和协定来调整;它仅仅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缺乏可资借鉴的既成经验。第四部分,探讨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模式。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殊性质和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应当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由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是分阶段形成的,故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模式应当分阶段确立,即不同的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模式。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各个阶段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不能采用某种单一的模式,而应当是每个阶段分别采用多种模式,其中以某些模式为主,以某些模式为辅,以求得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逐步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岩峰,李海滢;论复合法域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刑事司法合作关系[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2 袁古洁;条约在中国内地与港澳台适用之比较[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3 赵国强;;“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赵国玲,韩友谊;内地与香港刑事司法协助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赵秉志;关于祖国大陆与香港建立刑事司法互助关系的研讨(续)[J];现代法学;2000年03期

6 马克昌;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刍议[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陈雷;;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实践与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1179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79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