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比较法北京论坛:南海问题与海洋法治会议综述
本文关键词:第一届比较法北京论坛:南海问题与海洋法治会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南海问题 海洋法治 南海维权 U 形线 历史性权利 中菲南海仲裁案 台菲喋血案
【摘要】:南海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如何进行南海维权,一直是中国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急切问题。本次研讨会以中菲南海仲裁案为切入点,围绕"南海问题与海洋法治"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就中菲南海仲裁一案中方拒绝参加仲裁一事,专家学者们预想了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就今后中方对该事件所应采取的态度及其应对提供了思考路径。进而,与会专家学者从实体和程序角度深入剖析了南海维权的方式和途径,如历史性权利主张、有效控制原则、界定U形线的性质等。就中国海洋法治的未来发展,研讨会从法理基础和国家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提出了诸多设想,如制定海洋基本法、实行海洋善治及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利用)等。此外,专家学者们还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台菲喋血案等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波恩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2013年5月18日,由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承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军事法研究所协办的第一届比较法北京论坛———南海问题与海洋法治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海洋法专家以及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海洋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渊;;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必由之路[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2期
2 江淮;;拨开迷雾看南海[J];世界知识;2010年16期
3 杨青;;“南海问题”的实质和中国的政策[J];新远见;2010年12期
4 韩阁;;南海问题形势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8期
5 贺晓玲;姜波;;浅析中美博弈之南海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13期
6 韩凝;;试论南海问题的当前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和平与发展;2011年05期
7 郑华芳;;南海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1期
8 胡娜;;印越关系对南海问题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龚南茜;;印尼欲借南海问题彰显大国地位[J];中国石化;2012年08期
10 吴士存;;究竟是谁在南海挑起事端?[J];求是;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汪树民;;中国成长的烦恼——南海问题的困境与出路[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3 王俊彦;;论美日在钓鱼岛、南海态度的险恶变化[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109期)[C];2012年
4 邓应文;;论越南南海问题国际化之举措——兼论与其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蔡宏俊;;从海上强国到海疆危机——明清时期东亚秩序变迁中的南海问题[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泽民;警惕美国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N];国防时报;2010年
2 郑泽民;图谋介入,美国引领南海问题大合唱[N];国防时报;2010年
3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张建;破解南海问题须重视美国因素[N];中国海洋报;2012年
4 钟声;南海问题国际化是战略短视[N];人民日报;2012年
5 记者 郑捷 郭一娜 林昊 陈济朋 张青 杨威;李克强关于南海问题讲话广受好评[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驻马店市高中学生 樊畅;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N];驻马店日报;2013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贾秀东;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又栽跟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阳 妍;南海问题日益受重视[N];中国海洋报;2005年
9 聂秀时;我院学者表示:法律裁决或可解决南海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我外交部就南海问题向菲方严正交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京花平;我国南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文文;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关东;美国对中国南海问题的介入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永厅;“南海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崔荣伟;南海问题及其和平解决[D];山东大学;2008年
6 徐永东;“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7 崔灿;南海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杨;南海问题的以和求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海峰;南海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10 任珂瑶;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2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8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