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制定和完善

发布时间:2017-11-14 06:13

  本文关键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制定和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合同法 修改模式 合同示范法


【摘要】: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国际法律文件,其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而非具有"软法"性质的示范法。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公约对我国相关法律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合同法》中大量借鉴了公约的相关规定。公约虽然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部国际法律,但由于其严格限制适用范围,因而其无法有效地应对当下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形式,也无法适用于服务贸易。公约亦回避了合同的撤销和无效等基本法律规则,这导致公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如何修改公约成为目前争论的焦点,有人提出了修改模式、示范法模式以及新法模式,然而这几种模式各有利弊,事实上,采取分阶段、分步骤的公约修改模式更为科学。公约对我国两岸四地合同法制的统一具有启示作用,在现阶段,制定一部共同适用的合同示范法有必要提上历史的日程。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1;D923.6
【正文快照】: 自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CISG,以下简称公约)制定以来,截至2010年,已有近8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公约自颁行以来,促进了许多缔约国的法律改革,构建了世界范围内买卖法的统一规则,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师华,王铁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违约制度之比较[J];法学评论;1996年03期

2 梁慧星;合同法的成功与不足(上)[J];中外法学;1999年06期

3 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震宇;;论票据的性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潘善斌;医疗事故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孔东菊;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莫万友;;CISG中损害赔偿制度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10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健;我国船舶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汪育玲;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晓;论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披露制度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邹其燕;论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孟志立;论过错责任在合同法中地位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朱素琴;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孙兵;中英合同解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金鑫;船舶企业造船合同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J];比较法研究;1991年03期

2 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3 王洪亮;物上瑕疵担保责任、履行障碍法与缔约过失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朱岩;;欧洲《共同参考框架草案》及其第六编“合同外责任”——作为欧洲私法的“工具箱”[J];法学家;2009年04期

5 梁慧星;从法律的性质看裁判的方法[J];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J];中国法学;2006年06期

7 梁慧星;;中国民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J];中国改革;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涛;;全球化视野中的示范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3期

2 翁国民;曹慧敏;;论示范法在中国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照东,叶勇;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示范法》评介[J];中国政府采购;2002年04期

4 檀吓O,

本文编号:1184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84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