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 国际法主体地位 国际法院 有限主体
【摘要】:国际非政府组织(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在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卓越成绩,为国际社会不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国际非政府组织相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这两大传统国际法主体而言其影响力比较小,在国际交往实践和国际法理论研究中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状态,国际法上关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许多相关问题悬而未决。而当这些组织通过自身努力已经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后,也发现自己正处在国际法层面没有明确法律地位的尴尬地位。因此,为了实现未来更好的发展,需要国际非政府组织获得国际法主体地位。另外,不仅是此类组织开创新局面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法法律手段对此类组织进行合理规制的需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法律地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述,通过四个层面层层递进地进行讨论。首先从讨论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正确中文译名入手,通过对国际非政府组织产生背景和各国际法理论对其进行的描述,筛除常被误解为国际非政府组织但与其基本理念有冲突的某些组织。重现界定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它们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梳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即其寻找合适的国际法律地位的历程,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梳理国际非政府组织争取国际法律地位的现实积累;第三部分从缺乏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弊端和获得国际法主体地位的积极影响两个方面,论证国际非政府组织获得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意义;最后一部分讨论国际非政府组织获得国际法主体地位的理论和现实条件是否成熟,如果条件已经成熟,将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成就其国际法主体地位。当我们分析国际非政府组织获得国际法主体地位的问题时,不仅将明确知悉国际法主体地位将会给国际非政府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并指出,由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同传统国际法主体在法律特征和法律性质上的差异,它能享有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应当是有限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蔡高强;论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J];河北法学;2003年01期
2 叶乃锋;;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析论[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3 俞世峰;;浅析IMF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模式——兼论其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喻锋;“主权权力让渡”新解[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刘文冬;;论国际习惯的证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龚微;谭萍;;论国际非政府组织监管的法律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1期
7 胡轩;庞驭文;;从美伊战争看大国否决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8 洪聿;;为什么IFPRA不成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9 吴晓红;;传承与变迁——关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思考[J];理论导报;2009年10期
10 罗国强;郭薇;;南海共同开发案例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梅;新西兰体育仲裁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孔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董友波;从中国视角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问题与改革[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庞涛;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规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刘佳;论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武琳;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吴志强;当代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观念及道德实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郑创豪;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评审机制评析[D];暨南大学;2002年
9 刘锟;非政府组织在WTO体制中的角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蔡高强;论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9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9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