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国南沙岛礁填海扩礁建设行为的国际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7 03: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南沙岛礁填海扩礁建设行为的国际法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南沙群岛 填海扩礁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远洋群岛


【摘要】:中国自2014年在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扩礁建设,此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菲律宾以国际法为由将中国诉诸国际公堂,而美国也以国际法为由对中国采取了自由航行作战,这表明南海问题是一个严峻性的国际法话题。为了给自己侵占中国岛屿提供法律佐证,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一直密切跟踪着国际实践的新动向,在国际法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的丰富,它们企图通过这些学术研究为以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岛屿争端提供法律理由,相比东南亚国家南海的研究成果中国的研究成果显得略少。同时和平解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领土争端和海域划分显得越来越紧迫。为了在今后解决争议的谈判中做到知己知彼、有理有据,如何在国际法层面应对南海扩礁问题是值得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应该慎重思考的课题,因此本文的写作极具时代意义。本文的写作围绕正反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是从正面证明中国填海扩礁建设行为的合法性;另一条主线是从反面驳斥批评中国填海扩礁行为的各个国家观点。围绕这两条主线文章主要讨论分析以下四个问题:文章的第一章首先解决了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此问题会着重从历史方面寻找证据以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附近的海域是通过先占取得的,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沙群岛归中国所有具备充分的国际法依据,并为历代中国政府所长期坚持。文章的第二章从正面直接证明了填海扩礁行为的合法性。即为什么说中国在南海的扩礁行为是合法的,判断其合法性的标准是什么?本文将从客观因素(地理位置和建造方式)、主观因素(国家的意思表示和主权声明的不作为义务)、主权合法性因素(新平等主义)三方面证明中国填海扩礁行为的合法性。明确了填海扩礁合法与否的标准后,我们将中国的行为和日本之前的冲之鸟礁建设行为进行比较,最终发现日本冲之鸟礁的建设是违反国际法的而中国在南海的建设行为是符合国际法的。该章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使得中国填海扩礁行为是合法的初步印象深入人心。文章的第三章即有针对性的驳斥他国对中国扩礁行为的指责。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填海造岛行为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也妨碍了其他国家享有该宣言规定的在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大规模的扩礁行为也破坏了南海的生态环境。本文针对这些质疑会分别详细的从四方面解释中国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本部分浓墨重彩的讨论了远洋群岛的法律地位问题,现在国际社会对于大陆国家远洋群岛的整体性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从国际法理论和国家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国家倾向于将群岛视作一个整体。如果将群岛视作整体的理论成立则中国的造岛行为完全是在自己的主权范围内,相应的宣称中国的填海行为破坏其他国家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的言论也会不攻自破,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国造岛行为的合法性。文章最后对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处理南海问题既需要国际文件——“南海行为准则”的出台,又需要采取一些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比如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宣传中国南海扩礁的目的、意义和法律后果。在这些手段中本章重点分析了“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培举;蚕食大海——关于填海问题的透视[J];中国船检;2004年04期

2 ;日本填海的启示[J];共产党员;2007年07期

3 宋慧敏;徐祥民;;无证填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影响因素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6期

4 宋歌;中国填海第一案的是与非[J];法人杂志;2004年Z1期

5 尹鸿伟;;日本填海的历史教训[J];南风窗;2006年16期

6 慕阳;;“如意岛”能不能“如意”[J];今日海南;2012年10期

7 周继坚;;“填海思维”的致命伤害[J];人民论坛;2011年28期

8 骆湘;澳门是怎样大起来的[J];江海侨声;1999年04期

9 李航,宋增华;对违法填海案件合理量罚的若干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2期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J];国家海洋局公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坤;;关于围填海活动及其管理现状的几点探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2 张志良;;用振冲加密技术加固填海砂土[A];2002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简梓红;杨木壮;唐玲;吴涛;黄顺婷;;围填海效益评价研究现状及其展望[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4 朱江;;人工填海旅游度假区方案优化与用地价值提升规划研究——以潍坊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5 王辰良子;王树文;;捍卫蓝色国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清黎;;滨海发电厂开山填海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许勇;张季超;;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填海地基的研究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8 赵振刚;;强夯法在处理填海地基中的应用[A];济大学术论丛土木工程2005专辑[C];2005年

9 穆丹;梁江;;中外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对比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10 杨春;陈天;张赫;;填海区域平面形态规划特征要素及其类型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明;莆田加强围填海项目监管[N];中国海洋报;2006年

2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树军;山东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管[N];中国海洋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秋蓉;围填海应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4 何勇海;盲目围填海付出沉重代价[N];中国渔业报;2007年

5 李斌 杨文婷;不科学围填海将被制止[N];西部时报;2007年

6 记者 余建文;违法填海“蚕食”渔民避风塘[N];宁波日报;2009年

7 记者 饶爱杰;我国明年对围填海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9年

8 邢建芬 陈尚;韩国围填海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演变[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一玲;破解围填海冲动下的管理难题[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记者 李韶辉;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下达围填海计划[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永海;基于规模控制的围填海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雪双;海湾围填海规划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李静;河北省围填海演进过程分析与综合效益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方案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楼颖霞;围填海生态资源损害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林华剑;基于PSR模型的广州南沙湿地填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6 张小雪;营口望海珍珠湾会展中心填海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耿海涛;中国南沙岛礁填海扩礁建设行为的国际法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刘琴琴;基于3S技术的广东省围填海调查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葛s

本文编号:1194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94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