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03 09:27

  本文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经济法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双语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进一步改进,即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采取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注重双语教学的应用,对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际经济法专业人才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
【分类号】:D996-4
【正文快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税收等领域,需要大量既熟悉法律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端专业人才。本科法学教育,是国家培养和储备国际经济法人才的重要阶段。如何使人才培养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又符合国际经贸联系的需求,是摆在法学教育工作者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刚;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 莫世健;;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司法;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爽;;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年06期

2 李亮;;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思考——以河南大学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3 饶粤红;;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若干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9年04期

4 胡宏雁;;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再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国际经济法思考题[J];国际商务研究;1986年05期

6 陈安;评对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种误解[J];东南学术;1999年03期

7 王彦志;国际经济法的宪政进路[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8 钟威廉;;国际经济法研究[J];法学评论;1983年Z1期

9 亚鹰;《国际经济法》译著简介[J];政治与法律;1989年02期

10 张敬前;;也论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兼与廖德功 李春玲同志商榷[J];现代法学;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可;北京市国际经济法研究会正式成立[N];北京日报;2010年

2 陈艳风 洛阳师范学院;《国际经济法》(第三版)指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英国华威大学法学院院长迈克·麦克威尔;WTO与国际经济法[N];法制日报;2000年

4 李万强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的正本清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晓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涉外性”的两重含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北京万国学校;2007国际经济法大纲变化解读[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邢刚;“三国法”,重要知识点帮助获高分[N];检察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刘岚 通讯员  庄亦正 赵正辉;促进对外开放 维护经济安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蔡从燕;趋利避害 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杨涛;反跨国贿赂,司法要先行动[N];法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元;博弈与协调—WTO体系下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重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刘燕南;论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刘彬;RTAs涌现背景下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重构[D];厦门大学;2008年

5 贾琳;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代中现;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衣淑玲;国际人权法视角下《TRIPS协定》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岳树梅;国际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锋;国际经济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马懿;国际经济法量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胡雁忠;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黄鹤;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法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4年

5 费斐;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纬华;国际经济法中的强行法与任意法[D];清华大学;2003年

7 赵化明;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8 孟晓超;国际经济法的女性主义视角评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宝丽;国际经济法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焦洁;国际经济法的区域视角[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48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48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