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污染事件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福岛核污染事件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摘要】: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发生以后,核能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核能产业的关注焦点,日本政府的倾废行为受到各国的谴责,核污染责任的认定问题引起了各方的讨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环境损害一旦发生就要追究行为者的责任,使受害者尽快得到赔偿。有效地追究行为者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法律责任刻不容缓,本文拟从福岛核污染事件的基本事实和处理过程出发,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寻求认定其法律责任的国际法依据,进一步分析现有国际条约认定责任方面的不足,最终提出解决福岛核污染法律责任问题的建议,为以后核污染责任认定问题提供微薄的理论铺垫。本文是在事件与公约相结合的情况下构建的,因此对于文章结构及公约的运用方面较为清晰。在对《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以及《核安全公约》分析时采用辩证分析法,,归纳出认定责任的有关内容,同时提出公约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对我国有益的部分,对构建我国核污染危机管理机制提供一些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实;师容;;论政府对现代企业的法制监管——以日本核泄漏案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2 王恒德;关于我国辐射防护工作的思考[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1期
3 冷瑞平;核安全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含义[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2期
4 薛禹胜;肖世杰;;综合防御高风险的小概率事件:对日本相继天灾引发大停电及核泄漏事件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8期
5 岳莹,蒋扬帆;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胡遵素;切尔诺贝利事故及其影响与教训[J];辐射防护;1994年05期
7 王曦;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J];法学评论;1999年06期
8 甄冠楠;张辉;;环境国际化背景下的核污染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9 仇晓光;孙烨;;自然灾害下核安全危机的法律救济制度研究——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中东京电力公司为视角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10 谢扬;;从国家环境责任角度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心航;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许婷婷;跨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余贺伟;人权事务委员会个人来文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严飞亚;环境侵权诉讼证明标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林惠慧;我国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春云;论特殊环境侵权救济中的国家补偿制度[D];山东大学;2005年
7 关慧;中美环境侵权及救济方式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王妍;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及其归责原则[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9 张红卫;核能安全利用的法律制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圣国龙;核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1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5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