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平衡与国际法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国际体系平衡与国际法的发展
【摘要】:国际体系包含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社会要素,国际法作为国际体系的规则载体,既是体系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建构体系价值的制度性平台。良好的国际法律秩序(以力量相对平衡的国际体系为前提)应是建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权力与道德规范的合拍,而不是单纯法律规则对权力政治的"委身"。受当今国际社会"无政府"现状与实力政治的制约,国际体系的构成与国际法的运行还普遍存在"重秩序、少正义"的价值缺失,但当今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渐趋均衡化、网络化、人本化的发展也为国际体系的道德与法理重建提供了要求和可能。
【作者单位】: 湖南商学院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国崛起与国际法律秩序变塑研究”(11YJAGJW01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系转型与规范重建研究”(11YBB215)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国际法发展问题研究”(10B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
【正文快照】: 国际法是国际体系发展的产物,国际体系构成国际法的“社会学立脚地”。菲德罗斯指出,,“实定国际法不是存在于飘荡不定的法律思想中,相反,它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的具体的秩序,这种社会建立于越来越凝固的社会学基础之上。这个社会学上的基础构成国际法的立脚地,后者才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西;国际困境: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从日、德、印、巴争当常任理事国说起[J];法学评论;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全球化时代国际法的发展[J];江汉论坛;2005年11期
2 陈辉庭;;国际宪政的基本原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0期
3 徐崇利;;构建国际法之“法理学”——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之学科交叉[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4 李伯军;;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与国际法的对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余敏友;应重视和加强对国际法的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1988年02期
6 刘志云;;“观念利益观”视野下的国际法[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黄庆;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际法[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刘芳雄;;变动国际体系中国际法院作用的评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徐崇利;;“体系外国家”心态与中国国际法理论的贫困[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10 武兰芳;;从和谐世界理念看中国与国际法律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维春;;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控制的国际法发展[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铸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 秦晓程;国际立法进入新一轮活跃期[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慎思;国际法要为构筑和谐世界做贡献[N];法制日报;2007年
3 刘楠来;国际法:依法治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N];学习时报;2007年
4 王彦志;打开国际制度的黑箱:国际法学的跨学科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刘鹏;“70后”学术新锐展望2020国际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鹏;国家利益冲突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构建[D];暨南大学;2008年
2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范晓莉;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国际合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勇民;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焦传凯;论欧洲人权机制对欧盟成员国实际拘束力的差异及原因[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谢新明;论多边环境条约与WTO之冲突与联结[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D];外交学院;2006年
2 王冰莹;惩治海盗的国际法律制度的重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培;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4 姚松杰;国际法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黄泽莹;打击海盗罪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孔明;论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及其削弱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7 杨红星;论核不扩散国际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丛溪;“北极之争”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蕾;臭氧层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董婧雯;全球化背景下反不当商业竞争之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5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