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交保护中认定跨国公司国籍的法律标准
本文关键词:论外交保护中认定跨国公司国籍的法律标准
更多相关文章: 外交保护 跨国公司 国籍 国际投资 国际法委员会
【摘要】:跨国公司是外交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而认定跨国公司的国籍是外交保护的前提。研究外交保护中认定跨国公司国籍的法律标准对我国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70年代的巴塞罗那电车、电灯和电力有限公司案确立了成立地标准的权威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成立地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现代国际社会需要一种考虑国家与公司之间真正联系的新标准。为此,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特别报告员杜加尔德在总结各方意见后提出了7种方案。国际法委员会2006年通过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第9条也提出了新的方案。通过对这些最新理论成果的分析,我们看到未来的新标准应当是将成立地标准作为原则,将真正联系作为例外情况的考察因素。当与公司有真正联系的国家不是成立地国时,应允许该国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国籍国实施外交保护。我国应该适时地改进国内立法与外交对策,从单纯的成立地标准转向复合标准。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1批一等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10096) 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外交保护中的公司国籍问题研究”[课题编号:CLS(2012)D234]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hdzf10003) 华东政法大学新进博士科研启动资助项目“外交保护中跨国公司国籍认定法律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际法学J51103)资助
【分类号】:D993.7
【正文快照】: 外交保护(diplomatic protection),是指当本国国民在国外的合法权益受到所在国国际不法行为的侵害,且用尽了当地救济办法仍得不到解决时,国家对该外国采取外交行动以保护本国国民的国家行为。11995年,联合国大会将外交保护列为当代国际法的重大问题之一,授权国际法委员会就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庆元;孙志煜;;法人国籍变动视角:我国外国法人国籍的确定标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周忠海;;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J];政法论坛;2007年03期
3 余劲松;;公司的外交保护[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彬;;国际习惯法在我国适用探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朱作鑫;恐怖主义在国际法上相关对策综述——兼论我国法律有关规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贾琳;;现行跨国公司之法律管制缺陷评析[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4 乔慧娟;;论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的法律适用——以意思自治原则为视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黄世席;“约定必须遵守”与中日战争赔偿问题[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6 刘卫翔;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根据及限制[J];比较法研究;1996年04期
7 颜林;;论杰塞普的跨国法思想及其对现代国际法的贡献[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8 湛茜;;论ICSID仲裁中当事方的“同意”[J];北京仲裁;2010年01期
9 宋连斌;董海洲;;国际商会仲裁裁决国籍研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复函谈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郭X;杨卫东;;海外投资者的外交保护及困境——以国籍原则为中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郜尔彬;;论“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乃根;;外交保护中的公司国籍新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3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颜海燕;;对于国际保护责任的思辨——以国际法的人本化理念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邱一川;邱一川;;国际组织法视野下的国际展览局——兼论其国际组织法特征对世博会主办国的影响[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张薇;;《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最新进展与争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吴琼;;国际法视角下气候变化争端的困境与出路——关注因纽特人的申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周怡;渔业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梁孝玲;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刘力;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颖;关于流失文物返还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官家辉;论海盗犯罪及其国际法管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浩;间谍活动的国际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江鹏;ICSID管辖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朱玮琼;论国际税收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晓郛;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体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史册;平衡的艺术[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鑫;ICSID仲裁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蒋骅;论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非违反之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箫;;对跨国公司行使外交保护的条件——以联合国《外交保护条款草案》为视角[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8期
2 吴一尘;;论跨国公司的外交保护[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3 董箫;吴向荣;;试论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J];河北法学;2007年10期
4 王慧;对跨国公司外交保护问题的分析[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5 徐峙;论跨国公司的法律责任[J];经纪人学报;2005年01期
6 朱工宇;;环境管制与投资保护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张玲;;跨国公司中母子公司间责任承担问题之研究[J];研究生法学;1999年02期
8 董京波;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安一丹;;论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的法律规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历咏;;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的自愿性困境[J];法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乃根;;外交保护中的公司国籍新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胡猛蛟;;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专利诉讼策略[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陆爽;;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陈彬;;污染转移的法学解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陈叶兰;;论跨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张乃根;;简论国际法在规范国际秩序中的作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赵劲松;;联合国与现代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张薇;;《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最新进展与争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李本;;管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国际立法现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杨松;;国际投融资法的新发展:BOT法律问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坤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把“双刃剑”[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北京市丰台区法院 赵旭东;海外生子 你看到风险了吗[N];北京日报;2010年
3 迟德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立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迟德强;引人注目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吕坤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慎思;信任、责任与期望[N];法制日报;2010年
7 宋杰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中国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应更重视技术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本报专稿 许育红;如何判断在国外出生子女国籍[N];世界报;2009年
9 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洪永红 湘潭大学非洲法专业研究生 刘婷 王蓓;利比亚战火与中国企业索赔路径[N];法制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辛红;跨国公司在华屡屡曝出贿赂案是否将再次不了了之引人关注[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殷敏;外交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发展势态[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张卫华;新港学派视野中的外交保护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万霞;外交保护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5 胡莹;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与成效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6 牛光军;国际投资待遇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7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华;国籍立法:华侨国籍问题与中国国家利益[D];暨南大学;2003年
9 郝鲁怡;欧盟国际移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李萍;NAFTA国际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嘉楠;跨国公司的外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晨;跨国公司并购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吴向荣;论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后其洁;公司股东外交保护的国际法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孙振;论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外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饶艳;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的法律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海英;转让定价税制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李孟军;跨国公司避税问题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乐颖;跨国公司污染转嫁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石晓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7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5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