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核心国际人权条约缔约国报告制度: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12-07 16:12

  本文关键词:核心国际人权条约缔约国报告制度:困境与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缔约国报告制度 核心国际人权条约 条约机构 非政府组织 人权法理学


【摘要】:缔约国报告制度深陷低效困境却盛行于九大核心国际人权条约,这是由国际法生成机制、利益集团博弈、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制度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决定的。条约机构的改革、统一和加强进程已初见成效,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更多参与报告程序也增强了其实效,但很难触及其体制根源和文化根源。报告制度属发展型制度因而具有光明的前景,未来它仍将沿着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前行,其命运取决于制度供需状况和制度博弈,其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提高报告制度的实效、提升其人权法理学功能和尝试打造多样化的报告准则。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人权监督:缔约国报告制度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0BFX09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8.2
【正文快照】: 人权是人作为人依其本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1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联合国确认的核心国际人权条约(以下简称核心条约)2构成国际人权法的核心内容。除了挑战南北差距的《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和督促国家治理法治化的《保护所有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志鹏;;从《残疾人权利公约》反思国际人权机制[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2 彭锡华;;非政府组织对国际人权的保护[J];法学;2006年06期

3 张爱宁;;国际人权保护实施监督机制的新动向[J];法学;2010年01期

4 曾令良;;联合国人权条约实施机制:现状、问题和加强[J];江汉论坛;2014年07期

5 江国青;;普遍定期审议:联合国人权监督机制的新发展[J];人权;2008年04期

6 吴晓晖;;论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改革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林;石奎;岳嘉仪;;重庆市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障问题研究(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袁林;石奎;岳嘉仪;;重庆市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障问题研究(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何志鹏;崔悦;;国际人权监督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审视[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4 何志鹏;崔悦;;国际人权法治:成就、问题与改进[J];法治研究;2012年03期

5 顾伟;卞问;;国际规约与国内立法:试论残疾人权利的专门法保护[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2期

6 刘梦非;;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的困局及释解[J];法学评论;2014年05期

7 李敬;;透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不歧视原则[J];反歧视评论;2014年00期

8 郝雅烨子;;普遍定期审查制度法律问题初探[J];新教育;2010年08期

9 王徽;李晓郛;;《残疾人权利公约》在中国的适用研究——从“禁止导盲犬上地铁”说起[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曾令良;;联合国人权条约实施机制:现状、问题和加强[J];江汉论坛;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刘静然;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卫华;行政参与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吴双全;少数人权利的国际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杨俐;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马婧;大赦国际的行动策略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7 张弛;国际法遵守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博;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地位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丹;中国履行缔约国报告义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晓晔;人道主义干涉与保护责任[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法勇;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袁新安;论联合国体系下的人权保护机制[D];外交学院;2008年

6 李轶;国际规范的发展与非政府组织[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潇;权力政治因素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可人;《残疾人权利公约》监督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艳霞;论《残疾人权利公约》与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制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洪蕾;非政府组织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璐;;妇女权利的国际法保护:问题与变革[J];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2 赵海峰;李晶珠;;非政府组织与国际刑事法院[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3 张爱宁;;国际人权法的晚近发展及未来趋势[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4 黎尔平;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构成及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5 戴瑞君;;论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改革[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6 何志鹏;;人的回归:个人国际法上地位之审视[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7 汪斌,谢建存,孙晋,,孙洪鸣;试论我国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护[J];法学评论;1995年01期

8 黎尔平;反酷刑国际公约现状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何志鹏;;权利发展与制度变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何志鹏;;全球化与国际法的人本主义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鄂湘,郑曦林;论国际人权条约的保留[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周琪;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变化及其缘由[J];美国研究;2000年01期

3 彭锡华,谷盛开;论国际人权条约实施的国际监督制度[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12期

4 彭锡华;国际人权条约实施的国际监督制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5 彭锡华 ,谷盛开;人权条约实施的国际监督制度[J];人权;2001年00期

6 王光贤;缔约国在实施国际人权条约方面的经验与问题[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7 古祖雪;柳磊;;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J];太平洋学报;2008年11期

8 戴瑞君;;论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改革[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9 龚刃韧;;论人权条约的保留 兼论中国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保留问题[J];中外法学;2011年06期

10 万鄂湘;黄峗琴;;国际人权条约的特点及其解释的特殊性——以迪亚洛案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楠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新动向[N];学习时报;2003年

2 记者 贾宇;《世界儿童状况》中文版发布[N];光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军;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中国履约报告[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媛媛;评述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上取得的工作成果[D];外交学院;2010年

2 杨国华;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评析[D];外交学院;2007年

3 夏政双;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罗文潮;人权条约保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张永;国际人权条约中的克减条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季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人类生存权保护[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6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6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