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效力问题研究——以国家主权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效力问题研究——以国家主权为视角
【摘要】: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效力不同于WTO协定的国内效力。WTO争端解决裁决与WTO协定的生成途径和国际法律地位有着显著差异。从其产生过程、自身品质和其他证据来看,WTO争端解决裁决可能会对国家主权构成"软侵蚀",各成员因此需要"看门人",以防止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不当影响。从实践看,欧盟和美国都明确拒绝了WTO争端解决裁决的直接效力,美国甚至还部分拒绝了WTO争端解决裁决的间接效力。我国应当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一方面,不可一概承认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直接或间接效力,而是应该留有回旋余地,给予法院决定是否尊重WTO争端解决裁决的裁量权,确实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可出于国际礼让、维持良好国际"守法"形象等考虑,给予WTO争端解决裁决适当尊重。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贸组织裁决的国内执行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4CFX081)的资助
【分类号】:D996.1
【正文快照】: WTO法的国内效力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WTO协定的国内效力与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效力。1 WTO法的国内效力,又可区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前者最终体现为能否直接根据WTO协定提起诉讼或请求,后者最终表现为一致解释原则,即将模糊性国内法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志鹏;;论中国国际法心态的构成因素[J];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2 梁丹妮;;国际投资协定一般例外条款研究——与WTO共同但有区别的司法经验[J];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3 左海聪;;直接适用条约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4 张乃根;;WTO贸易救济争端裁决的执行及其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东;;条约入宪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焦宝乾;;2008年度国内部门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3 吴秋萍;;关于条约在中国适用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4 宋阳;;国际机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以主权内涵变迁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高秀东;;论双边引渡条约在我国的优先及直接适用[J];法治研究;2013年12期
6 宋阳;穆凯盈;;对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关系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宋阳;李玉红;;对国际规则与公正司法相互关系的思考——以规则相互作用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8 何志鹏;孙璐;;大国之路的国际法奠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探究[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9 叶扬;张文;;新兴经济体对WTO规则的冲击与展望[J];西部论坛;2014年05期
10 王勇;;论国际民商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方式及其完善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莹;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思思;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法治环境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余滢;论自动执行条约在国内的司法执行[D];郑州大学;2009年
4 施俊杰;国际民商事条约在中国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俞晓波;国际民商事条约在中国适用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6 岑祺;条约在中国适用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黄琦;TRIPS协定下交叉报复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傅贤珍;论执行WTO建议和裁决的合理期限之仲裁[D];厦门大学;2014年
9 杨霞;WTO争端解决中的企业参与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王子艳;ECFA争端解决机制探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丕照;论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刘永伟;;国际条约在中国适用新论[J];法学家;2007年02期
3 张乃根;;论WTO争端解决的国内法审查[J];法学家;2008年03期
4 古祖雪;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再认识——哈特国际法学思想述评[J];法学评论;1998年01期
5 黄瑶;世纪之交反思凯尔森的国际法优先说[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6 梁西;国际法的危机[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7 黄志雄;;WTO自由贸易与公共道德第一案——安提瓜诉美国网络赌博服务争端评析[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8 李万强;;论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法的新发展[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9 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J];法学评论;2008年02期
10 左海聪;;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J];法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正矩;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模铸和侵蚀[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6期
2 刘早荣;对国家主权基本特征的再认识[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志敏;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主权再认识[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7期
4 文峰,聂爱生;国家主权的现实状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杨新梅;浅析高科技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挑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朱艳圣;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7 张骥,武树霞;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建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3期
8 王存福;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的演变及我国的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聂理纲;卫星传播对国家主权概念的影响[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4期
10 刘爱华;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明;陈国良;宋涛;;新时期维护国家主权思想理论的奠基者[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2 洪永红;;吸引外资与维护非洲国家主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3 赵月枝;;数字时代中国对国家主权和技术自治的维护:希望、讽刺与不确定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张晓声;;WTO争端解决中的国家主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5 薛桂芳;马英杰;胡增祥;;论中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6 曹泳鑫;;和谐世界的历史基础:国际体系转型与理论反思[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7 John B.Bellinger;季烨译;;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8 史小红;;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义”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爱勤;;论菲律宾以“国家安全原则”主张南海诸岛主权的国际法法理悖论[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大华;朱蕾;;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欧阳志远;国家主权视野下的科学主权[N];光明日报;2009年
2 武警陕西省总队 向军;网络主权也是国家主权[N];解放军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黄广南;志存高远:突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N];海南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严正 马剑;国家主权不可侮[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云龙;国家主权过时了吗?[N];学习时报;2001年
6 钟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N];人民日报;2013年
7 山东检验检疫局 姜军;行使国家主权 维护全民利益[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媛 本报通讯员 田义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保障国家和平发展[N];法制日报;2013年
9 杨均平 刘旭;生态问题与国家主权[N];中国国防报;2001年
10 ;《国家主权新论》[N];福建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2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徐晓明;全球化压力下的国家主权[D];复旦大学;2004年
5 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刘文波;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于海洋;帝国主义批判与世界国家的规范性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英;网络化时代的国家主权[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段元秀;论国家主权的变动及新型国家主权观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盛蕾;国家主权层次理论的适用性[D];外交学院;2009年
4 郭泽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巍;国家主权与国际区域自治[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小霞;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7 苏萍;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主权的收回[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王(王争);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邢晓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蔼丽;联合国对国家主权影响的历史与现实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70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7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