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学术沙龙”第二讲

发布时间:2016-10-05 17:53

  本文关键词:论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法的新发展与新挑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学术沙龙”第二讲

发布时间:2012-03-14 00:00:00 点击数:

  第二讲:论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法的新发展与新挑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珞珈山的春雨绵绵数日,寒意料峭,而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术沙龙于3月8日中午1:00--2:00在法学院317会议室如期进行。本期沙龙由聂建强教授主持,主讲人为余敏友教授。余敏友教授就《论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法的新发展与新挑战》发表讲演,引发了老师与同学们对本世纪以来国际法在中国的新发展新挑战这一重要主题的热烈探讨。
  余敏友教授首先通过其PPT首页精美的图片向所有在座的女老师和女学生表达节日的祝福,一开场就为严肃的国际法研讨注入温暖而欢快的色调。
  余敏友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一,余敏友教授从中国入世十年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入世不仅使世界贸易组织法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对我国法学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入世促使我国对多边争端解决机构的政策从消极转向积极;入世不仅是我国对国际法态度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对我国运用国际法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中国法与国际法互动提供了新基础。余敏友教授通过援引官方文件与精确的数据论证中国法与国际法互动的情形,指出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仍悬而未决的现状,并建言国际法研究应注重国际法与国内法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学研究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研究国际法对国内法律制度的实际影响,认清国际法在国际关系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三,中国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提供了新希望。余敏友教授分析指出中国角色的深刻变化,已经从国际体系的最初的抵制者、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拥护者,成为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从而在塑造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官方首次宣布中国的核心利益,为我国国际法发展聚焦了新方向。余敏友教授针对我国同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提出要思考如何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国际法予以解决。他认为这既是我国国际法研究面临的迫切课题,也是对我国国际法运用能力的重大挑战,,我国国际法研究应关注我国运用国际法同周边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的能力。
  五,针对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对外输出资本的重要新兴经济体之现状及国家实施"走出去"之新战略,余敏友教授提出我国急需加强通过国际法来保护我国海外利益和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六,最后,余敏友教授高度概括出我国国际法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加强运用国际法能力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体系。
  余敏友教授的30分钟发言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并引发了师生的热烈讨论。曾令良教授认为,国际法院2010年关于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案的咨询意见,如当时不是恰逢史久镛法官辞职的空档期,国际法院的反对票数就极有可能从四变为五;并特别强调指出,我国国际法研究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要盲从附和所谓的国际流行看法。易显河教授指出,某些学者关于国际法不属于中国法律体系之一部分存在对国际法一词的不同理解,美国有些大学法学院将"国际法"称为"美国对外关系法",这样就比较容易认同国际法是美国法的一部分。石磊副教授指出,国内某些法理学教材没有"法律渊源"的内容,这不严谨不严肃,后果严重。杨泽伟教授提出,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外交方式的转变和国际地位的加强,中国对一些重大的国际法问题的态度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保护的责任、不干涉内政原则、可持续发展和人权等,因此建议余老师的讲座应补充这些内容。黄志雄教授同意我国国际法运用能力亟待加强的观点,并以WTO受理的中国原材料案为例,指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国际规则,而不能在争议出现后才匆忙地搬出在制定时并未意识到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与自然环境"来抗辩。余敏友教授最后回应称,需要对国际新形势下 "不干涉内政原则"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具体研究,要深入思考某些重要的基本原则如"不干涉内政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的松动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
  最后,本次学术沙龙在珞珈山国际法爱好者与坚守者们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在意犹未尽思绪飞扬中圆满地落下帷幕。
  (中国国际法网站通讯员:刘雪红)


  国际法研究所办公室
  2012年3月14日


  本文关键词:论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法的新发展与新挑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