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争端中有效控制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本文关键词:领土争端中有效控制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出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效控制必须具备"实施和继续实施控制行为的意愿"和"实际展示控制目的的行为"主客观方面的要件,后者须符合和平的、实际的、充分的和持续的这四个条件。且须明确有效控制原则与时效原则、先占中的有效占领原则、时际法原则、关键时刻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各自适用的场合与条件。有效控制原则的适用还应受到禁止反言原则的限制。历史证据表明我国是钓鱼岛、南沙群岛的合法所有者,对有关国家占有我国岛礁等行动我国持续表示反对,因此,实际控制原则对上述有关争端领土并不适用。为防止有关国家因对有效控制原则的误解而向无人岛屿采取移民等措施企图造成有效控制的事实,我国应对有关争议领土加强管理和统治,而对于被他国控制的无人岛屿等应采取多种手段及早解决。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
【基金】: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CET-09-695)
【分类号】:D993.1
【正文快照】: *近年,国际法院在解决一些国家的领土争端中使用了有效控制原则,即:通过考察并衡量当事国对争议领土的管理行为从而将领土主权判给管理更为有效的国家(effective control)。如2002年的喀麦隆诉尼日利亚的“领土和海洋边界案”[1]以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利吉坦岛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占元;;试析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有效控制原则——兼论我国的无人岛屿主权争端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朱利江;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J];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 黄瑶;凌嘉铭;;从国际司法裁决看有效控制规则的适用——兼论南沙群岛主权归属[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慧;;东北亚地缘政治变迁与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J];东北亚论坛;2007年03期
2 刘雪莲;徐立恒;;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政治安全观[J];东北亚论坛;2011年02期
3 胡世洪;;根据军事战略进行军事立法因果预测[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4 曲波;;有效控制原则在解决岛屿争端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5 侯松岭,迟殿堂;东南亚与中亚:中国在新世纪的地缘战略选择[J];当代亚太;2003年04期
6 郑一省;;试析近年来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8年08期
7 郑一省;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的成因及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5年02期
8 王秀梅;;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案的国际法解读[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9 刘国新;;20世纪60年代战备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6期
10 曾皓;;试论领土法的新发展——有效占领制度——兼论中印争议地区的归属[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国新;;20世纪60年代战备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房功利;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颜升邦;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随新民;中印关系的社会认知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海英;论中国海军护航索马里——国家利益视角[D];湘潭大学;2010年
2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业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合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马洪涛;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伟;从地缘战略看冷战后中国在南亚的国家利益及其维护[D];暨南大学;2011年
6 谢嘉伟;冷战后俄罗斯对东亚军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詹丹凤;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郭鹏;中印领土争端解决方法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刘少虎;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10 李大标;冷战后地缘视角下的美国对印战略透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王秀梅;;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案的国际法解读[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3 黄德林;评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4 曾皓;;试论领土法的新发展——有效占领制度——兼论中印争议地区的归属[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5 李华;;论解决领土争端的有效控制原则——以国际法院的典型案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黄德明;黄峗琴;;从白礁岛案看领土取得的有效控制原则[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朱利江;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J];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8 朱利江;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最新案例剖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9 周忠海;论领土主权问题上“行政管辖”的意义[J];政法论坛;1990年01期
10 朱奇武;从国际法看南沙群岛主权的归属问题(上)[J];政法论坛;199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宏毅;;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作用及困境评析[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2 聂宏毅;;国际法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作用及困境评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3 韩占元;;试析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有效控制原则——兼论我国的无人岛屿主权争端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王子昌;;东盟国家间领土争端的解决:做法、争论与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7年04期
5 罗欢欣;;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局限性[J];法治论丛;2010年01期
6 文涛;;浅议“先占原则”与我国南沙群岛主权[J];发展;2009年10期
7 张文彬;;中国及有关国家关于南沙群岛归属的法理根据之比较研究[J];法学家;1996年02期
8 王秀梅;;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案的国际法解读[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9 李华;;论解决领土争端的有效控制原则——以国际法院的典型案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朱利江;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最新案例剖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文欢;詹美珍;孙杰;孙金龙;姚衍桃;刘再峰;;南沙群岛礼乐滩海域工程地质环境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姜世波;;国际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政策之嬗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宋杰;;国际司法机构裁决的意义——国际法院和WTO体系的视角[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金明;;南海争议区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实行前景[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卢博;潘福林;张福生;黄韶健;李赶先;;南沙群岛海底声学性质:分析与研究[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孙笑征;那力;;国际法视野中的环境权问题——环境权的人权研究视角评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陈清潮;尹健强;黄将修;;南沙群岛渚碧礁歪水蚤一新种[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尹健强;陈清潮;谭烨辉;张建林;;南沙群岛渚碧礁浮游动物群落特征[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钟继军;;加强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院中的地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10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顾震球;安南愿帮尼喀解决领土争端[N];人民日报;2002年
2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 陈晓航;玻巴结束边境领土争端[N];人民日报;2009年
3 ;西摩拟冷静解决领土争端[N];人民日报;2002年
4 记者 刘赞;普京访日:领土争端不耽误经济合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张金海;俄为何急于解决俄日领土争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邢立腾;领土争端:日俄表现“两重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记者 郑成宏;“韩日历史与领土争端”引起中韩学者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俄罗斯问题专家 乐明;俄日领土争端与东北亚冷战困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吴海蔓;东北亚领土争端:谁的牌都不多[N];经济观察报;2004年
1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张忠祥;以和平方式化解争端[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余克服;珊瑚记录之近50年南沙群岛高分辨率气候变化[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4 聂宏毅;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D];清华大学;2009年
5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林彬;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7年
7 陈红;NGOs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窦仲晖;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与法律方式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王新志;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特性及大型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论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基本法律原则[D];湘潭大学;2006年
2 冯立铨;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赵冰;论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D];山东大学;2006年
4 董妍;论领土争端解决中的有效占领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侯旭;国际法上的有效占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赵艳;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徐永东;“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8 张维娜;国际法院程序和工作方法改革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袁艺;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
10 郭鹏;中印领土争端解决方法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5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1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