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家知情权的演变和运行——基于国际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6 04:29

  本文关键词:国家知情权的演变和运行——基于国际法律分析 出处:《法学评论》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法 国家知情权 国际组织 透明度 保密权


【摘要】:国家知情权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的获取相关信息的自由和权利。这种源于国家需要的自然权利已在众多国际关系领域被国际法确认为法律权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延逐步从私法上的国家对国家的知情权扩展到了公法上的国家对国际组织的知情权。从权利实现方式来考察,国家知情权有两种:一是通过国家或国际组织主动公开信息的方式实现的消极知情权;二是通过国家或国际组织履行条约透明度义务的方式实现的积极知情权。就权利行使而言,国家知情权可以由权利主体的国家单独行使,也可以由权利主体的国家授权的国际组织集体行使。同其他法律权利一样,国家知情权的实现和行使是有边界的。不仅国家对国家的知情权要受到国家保密权的限制,而且国家对国际组织的知情权也要接受国际组织被其成员国所授保密权的制约。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表明,国际法对国家知情权的保护和限制,作为人类建立国际关系阳光规则的一种法律努力,不仅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而且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
【正文快照】: 国家知情权是不同于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知情权”(right to know),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获取相关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如果说,在国内社会中,“公民只有充分地享有和行使了知情权,才能据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1那么,在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江国青;略论国际法实施机制与程序法制度的发展[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2 杨志维;吕青;;欧盟定密制度研究[J];保密科学技术;2013年05期

3 汪习根,陈焱光;论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4 徐辉;韩晓峰;;美国军事透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尹德贵;;“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论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刘少军;;论刑事诉讼合意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谭振;;以系统的观点看待经管系实训课的组织——以企业管理模拟沙盘的实训为个案[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5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张弘;;你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有约在先——以WTO行政服务契约性为研究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紫宜;孙笑征;;环境知情权概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娄海东;;环境法律的捍卫——从“环境”概念切入[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卢f 青;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杨雯灿;治理视域下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曲文胜;国际刑事法院的历程[J];人权;2002年04期

2 张慧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发展及其影响[J];太平洋学报;2012年02期

3 彭锡华,谷盛开;论国际人权条约实施的国际监督制度[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12期

4 赵正群;得知权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实践[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5 李习文;肖飞;;“中国军事威胁论”背后的美国智库舆论功能[J];军事记者;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正矩;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模铸和侵蚀[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6期

2 刘早荣;对国家主权基本特征的再认识[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志敏;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主权再认识[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7期

4 文峰,聂爱生;国家主权的现实状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杨新梅;浅析高科技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挑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朱艳圣;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7 张骥,武树霞;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建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3期

8 王存福;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的演变及我国的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聂理纲;卫星传播对国家主权概念的影响[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4期

10 刘爱华;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明;陈国良;宋涛;;新时期维护国家主权思想理论的奠基者[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2 洪永红;;吸引外资与维护非洲国家主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3 赵月枝;;数字时代中国对国家主权和技术自治的维护:希望、讽刺与不确定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张晓声;;WTO争端解决中的国家主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5 薛桂芳;马英杰;胡增祥;;论中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6 曹泳鑫;;和谐世界的历史基础:国际体系转型与理论反思[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7 John B.Bellinger;季烨译;;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8 史小红;;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义”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爱勤;;论菲律宾以“国家安全原则”主张南海诸岛主权的国际法法理悖论[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大华;朱蕾;;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欧阳志远;国家主权视野下的科学主权[N];光明日报;2009年

2 武警陕西省总队 向军;网络主权也是国家主权[N];解放军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黄广南;志存高远:突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N];海南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严正 马剑;国家主权不可侮[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云龙;国家主权过时了吗?[N];学习时报;2001年

6 钟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N];人民日报;2013年

7 山东检验检疫局 姜军;行使国家主权 维护全民利益[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8 杨均平 刘旭;生态问题与国家主权[N];中国国防报;2001年

9 ;《国家主权新论》[N];福建日报;2004年

10 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2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徐晓明;全球化压力下的国家主权[D];复旦大学;2004年

5 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刘文波;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于海洋;帝国主义批判与世界国家的规范性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英;网络化时代的国家主权[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段元秀;论国家主权的变动及新型国家主权观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盛蕾;国家主权层次理论的适用性[D];外交学院;2009年

4 郭泽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巍;国家主权与国际区域自治[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小霞;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7 苏萍;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主权的收回[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王(王争);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邢晓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蔼丽;联合国对国家主权影响的历史与现实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5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35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