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法之矛与国家主权之盾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法之矛与国家主权之盾 出处:《读书》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刑法 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法问题 国家主权 扩张势头 国际政治 侵犯人权 国际刑事法庭 国际犯罪 巴希尔
【摘要】:正二○一四年以来朝鲜、刚果民主共和国、叙利亚、乌克兰等国,在联合国和国际刑事法院系统内,都与"侵犯人权"扯上了联系。这些情况至少表明,国际刑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日益加深,未来如何因应国际刑法的迅速扩张势头以维护国家利益实乃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刑法的快速
[Abstract]:Since 2014, countries such as North Korea,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Syria and Ukraine have been linked to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withi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ICC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deepening day by day. How to cope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national interests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二○一四年以来朝鲜、刚果民主共和国、叙利亚、乌克兰等国,在联合国和国际刑事法院系统内,都与“侵犯人权”扯上了联系。这些情况至少表明,国际刑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日益加深,未来如何因应国际刑法的迅速扩张势头以维护国家利益实乃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刑法的快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楠;;理想的国际刑法惩处模式及其对中国的作为[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2 冀莹;;风险控制视野下的国际刑法[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3 李海滢;梁翔宇;;国际刑法学科发展的瓶颈与出路——以我国20所法学权威机构为调查对象[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4 赵永琛;;国际刑法的适用问题[J];公安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5 何鹏;国际刑法在欧洲的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6 邵沙平;关于国际刑法的若干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7 张旭;;国际刑法视野下的中国刑法之评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8 马呈元;;论国际刑法的性质[J];法学家;2000年06期
9 赵秉志;于志刚;;当代国际刑法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学家;2000年06期
10 求稗;;“使馆事件”中的若干国际刑法问题研究[J];福建法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仁印;;浅谈国际刑法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2 朱海波;;酷刑的界定[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俊平;国际刑法的新发展[N];法制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蒋安杰;全球化时代国际刑法作用重大[N];法制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罗书臻;面向全球化的国际刑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余瀛波;用“国际思维”看待国际刑法新发展[N];法制日报;2009年
5 卢建平;国际刑法公约对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完善的影响[N];法制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广;研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刑法意义重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阳易成;国际刑法中的种族犯罪[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赵秉志 阴建峰;“当代国际刑法与国际犯罪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玉花;国际刑法的不倦探索者[N];检察日报;2001年
10 记者 张慎思;交流国际刑法一线实务经验[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綦通;理想国际刑法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2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德核;论国际刑法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丁岩;国际刑法主体研究—从国际刑事审判实践的角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田慧敏;对国际刑法中有罪免罚合理性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超;民间对日索赔的国际刑法依据[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宏宇;浅析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艺凡;论国际刑法中的人权保护[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7 刘宁宁;国际刑法中的上级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刘洁;国际刑法主观要件中的“明知”要素之考察[D];吉林大学;2015年
9 黄喜春;论环境权及其国际刑法保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小翔;论国际刑法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9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9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