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对人权条约提具的保留及其执行改进措施
本文关键词: 人权条约 保留 局限性 执行 改进措施 出处:《现代法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迄今已参加26项人权条约并且对其中的16项条约提具了保留,中国对人权条约提具保留的原因、保留的内容和保留的决定机关均有一定的特点。但中国对人权条约提具保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中国的保留国内法完全空白;没有说明保留的理由;保留实践比较单一;迄今为止没有全面回顾审查已经作出的保留。国际法院对灭种罪公约的咨询意见、《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与《实践指南》逐步确立了现代人权条约保留制度,促使中国采取更加谨慎的保留态度和灵活的措施。我国在执行人权条约过程中关于保留的改进措施包括:中国应该积极制定条约保留法律规则,为人权条约的保留提供法律依据;对人权条约作出保留应该尽可能说明理由;重视应对外国对人权条约的保留;全面评估已经提具的关于人权条约的保留,然后把它们分为继续保留类、撤回保留类和需要改进类。
[Abstract]:To date, China has acceded to 26 human rights treaties and has formulated reservations to 16 of them. Both the content of reservations and the organs determining reservations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formulation of reservation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by China, which shows that China's domestic law on reservations is completely blank; The reasons for the reservation were not stated; The practice of reserva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To date,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servations that have been made... the advisory opin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on the Convention on the Crime of Genocide,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and the Guide to practice have progressively established the modern regime of reservation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China should adopt more cautious reservations and flexible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human rights treaties, China should actively formulate legal rules on reservations to treaties. (a) provide a legal basis for reservation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Reservation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should be justified as far as possibl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sponse to foreign reservation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eservation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that have been formulated and then categorizing them into the categories of continued reservations, withdrawal of reservations and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完善我国的条约保留制度研究”(12CF093)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条约保留实践指南》及其与中国条约保留制度完善之研究”(11YJA820079)
【分类号】:D998.2
【正文快照】: 导言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主要表现在积极参加国际人权公约,积极参与人权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大力推荐中国专家参与人权条约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琼;;试论反倾销法的局限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2 靳海伟;;现代战争条件下战争法运用的局限性及其对策[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01期
3 孙颖;;浅论特征性履行原则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化的局限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4 贾楠;;论公共政策在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中的价值[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5 孙洽;张分;;浅析临时仲裁[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6 罗欢欣;;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局限性[J];法治论丛;2010年01期
7 张丽娜;;略论国际投资法的自由化趋势——兼评我国的投资法律实践[J];北方经贸;2010年01期
8 罗强;;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局限性及其克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马德才;;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析论[J];兰州学刊;2007年12期
10 郭建华;;国际法对人权保护问题的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乔雄兵;;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2 杜涛;;互惠原则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3 刘惠荣;刘秀;陈奕彤;;国际环境法视野下的北极生态安全及其风险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丽平;国际条约缔结内幕:有斗争也有妥协[N];法制日报;2008年
2 李文玺;保密——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局限性[N];国际商报;2002年
3 刘钢;WTO禁止性补贴规则、局限性及实施情况[N];国际商报;2001年
4 张 华;欧洲人权法院个人申诉管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刘楠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新动向[N];学习时报;2003年
6 贵州大学03级法律一系 王婷;论区际冲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马乐;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袁利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国际人权条约中的克减条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罗强;物之所在地法的局限性及克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刘卓;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局限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陶赛南;公共秩序保留之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景孝杰;国际法院任意强制管辖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宋琳琳;论司法判例在欧洲联盟法中的地位和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川;WTO农产品贸易国内支持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朱敬;论反垄断法执行的国际冲突协调机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张静;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朱媛媛;评述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上取得的工作成果[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46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4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