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法院的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

发布时间:2018-01-25 23:26

  本文关键词: 条约法 保持占有 有效控制 国际法院 判案规则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法院在解决涉及领土纠纷的实践中,适用了一项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即条约优先适用,然后考虑保持占有,最后适用有效控制理论。条约和保持占有法律是证明领土权利归属的直接方法,有效控制则为间接方法。但是,国际法院在适用该规则过程中过于依赖条约法,甚至赋予未经批准的条约以法律效力,尤其在2008年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案中,采取了崭新的权利取得模式,意在进一步弱化当事国的原始权利,以凸显有效控制的效力,其法理依据难以令人十分信服。尽管如此,国际法院三重性分级规则对中国在解决领土争端中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作者认为,中国应加强对享有历史主权的固有领土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彰显主权。
[Abstract]:In its practice in the settlement of territorial disputes,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applied a three-tier rule, namely, the primacy of treaties, and then considered the preservation of possession. Finally, the theory of effective control was applied. Treatie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law of possession were the direct means of proving the attribution of territorial rights, while effective control was an indirect method. However,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relied too heavily on the law of treat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ule. Unratified treaties had even been given legal effect particularly in the Singapore / Malaysia case of Batu Branco Middle Rock and South Reef in 2008 which had adopted a new model of entitlement acquisition. The legal basis intended to further weaken the original rights of the parti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effectiveness of effective control is hardly convincing. The triple classification rul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still has som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 in the settlement of territorial disput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inherent territory with historical sovereignty and further demonstrate its sovereignty.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太平洋学会重大课题《东、南中国海诸岛中有争议岛屿的史地考证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00214)东海专题组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领土所有权是十分重要的。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确定的领土是构成国家的要素之一。迄今,多数国家陆地边界的划分已经得以解决,但仍有少数国家长期悬而未决。与此同时,在许多海域划界中,由于当事国存在岛屿主权归属上的争议,直接阻碍了所涉海上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曲波;;有效控制原则在解决岛屿争端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2 王子昌;;新马岛屿争端之判决:依据与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3 吴慧;;国际海洋法争端解决机制对钓鱼岛争端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洲;;论国际社会提供保护责任的协助与补充属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7 廖建凯;高虹;陈彬;;试论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8 尹玉海;王明月;;外空法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游文丽;张学慧;张晓;;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端及解决[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刘素林;;《元照英美法词典》求正[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立余;;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3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4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5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6 王定贤;;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之再思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肖军;;剪不断,理还乱 国际投资仲裁管辖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解释[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增补版)[C];2008年

8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陈亚芸;;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景——兼评国际社会解决南海争端的提案[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伍俐斌;;论联合国制裁的国际法依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琼;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宣增益;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聂云鹤;论关于海盗的国际法规则及其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晶;第二船籍登记制度研究以及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浩;间谍活动的国际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高涵t;追索我国流失文物的国际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廖武山;中国内地与台湾区际司法协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波;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华;;论解决领土争端的有效控制原则——以国际法院的典型案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朱利江;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J];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倩;;国际法先驱:阿尔贝里科·贞提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琨;;南海“U形线”内岛屿主权法律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3 毛寿龙;;如何挤压行政审批的寻租空间[J];人民论坛;2011年25期

4 任秋娟;;破解国际习惯法之谜的大胆尝试——评《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一书[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2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冯洁菡;李蔚然;;印度仿制药品过境运输争端适用GATT第5条的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鉴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谈判内幕[N];南方周末;2003年

2 本报记者 段晓燕;《京都议定书》谈判中的大国博弈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王婷邋丽华;政府对证券市场指导非常重要[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李雁争;成品油市场垄断局面短期难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钟鑫;商务部剑指不正当低价出口[N];中国贸易报;2006年

6 记者 张红;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应邀参加商务部《反垄断法》专题座谈会[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郑小玲 亦琊 武长海;新规露面再度推迟 错悬的达摩克利斯剑?[N];消费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辜t煛∈迪吧⊥跞,

本文编号:1463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63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5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