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解释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 外国法解释 解释模式 解释目标 法律论证 出处:《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外国法解释不同于外国法查明。借助解释模式这一概念,可将外国法解释的目标、主体、对象和途径等不同要素统合为有机整体,置于国际私法和法律解释理论的双重脉络中予以探究。在现有外国法解释模式中,解释目标一般为确定外国法在其所属国的意义,故裁判者须完全摒弃先见,作为忠实的外部观察者摹写外国法律共同体对外国法的客观理解。此模式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揭示出其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法律解释的内在规律。应重新厘定外国法解释目标,结合外国法适用的"情境化"特点,以法律论证理论重构外国法解释模式。
[Abstract]:The interpretation of foreign law is different from foreign law. Through the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model, the interpretation of foreign law goal, subject, object and ways of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lements of an organic whole, dual contex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theory to explor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existing foreign law mod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general aim of interpretation foreign law in its own country, the judge must abandon the seer completely, as loyal to the external observer depict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eign legal community of foreign law. The plight of this mode in judicial practice reveals its inherent law from legal interpretation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foreign law should be redefined targe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w, the "situation" feature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attern of legal argumentation theory re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w.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项目“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外国法适用问题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D997
【正文快照】: 引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当法院地国际私法规则最终确定应依外国法解决争议时,法官便面临着如何适用外国法的问题。既然“法律解释乃是法适用之不可欠缺的前提”,“法律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而法律解释就其狭义而言是“确定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困境[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2 徐鹏;;论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以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8年04期
3 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J];中国法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莫良元;周阿红;黄茜;;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科学品格和价值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余忠萍,李辉;论反致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蕊;;区际行政法律冲突和区域行政法律冲突探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骆正言;;何谓“不抵触”——地方立法“不抵触”原则的廓清[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屈广清;王淑敏;;台商投资大陆所面临的法律纠纷及其“择地行诉”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辉宇;境外企业境内股票发行与上市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智军;中国对日外派劳务人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跃敏;民事诉讼中法院的释明:法理、规则与判例——以日本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2 翁晓斌;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的思考[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其运;;刑事司法三位一体和谐关系的构建[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2 朱云生;段吉福;;规范与经验:政治正当性证成/解释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刘睿亮;郑晓愉;;对战后菲律宾森林政策的全面解读——评包茂红《森林与发展:菲律宾森林滥伐研究(1946—1995)》[J];东南亚研究;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玉;;从《黄帝内经》探讨中医学疾病解释模式[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森林;;评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森林;;实践:从主体性到社会性[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松扬;;塔巴庙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特征参数评价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瑞龙;康杰;;配偶间互杀案件中女性凶手犯罪心理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强;刘嘉麒;顾兆炎;储国强;吕厚远;陈晓雨;游海涛;JensMingram;GeorgSchettler;J銉rgFWNegendank;;东北和华南两个玛珥湖末次冰期以来的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古气候环境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赖维成;;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与古地貌分析进行储层预测及其成功实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杨学功;;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松扬;黄国骞;秦绪英;;塔巴庙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及评价标准研究[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世科;吴英:对唯物史观基本解释模式的重新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吴晓东;“常态与先锋”:现代文学阐释模式的重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柳杨;社会史研究如何跨越区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有n0;“人民”在哪里[N];法制日报;2008年
5 ;空间、文化与都市研究[N];文汇报;2005年
6 ;走向新批评[N];美术报;2006年
7 石峰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汉人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杨扬;鸿飞那复计东西?[N];文汇报;2007年
9 闫薇;九阳“真经”:先外包后自产[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郑晓江;“生活”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剑;翻译行为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金辉;理解马克思[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潘大为;《内经》形神理论的多重结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郝相钦;社会变革的道德透视[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D];浙江大学;2006年
6 范勇鹏;欧洲认同的形成:功利选择与制度建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张延飞;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钟振明;变动国际结构中的国家权力主导性[D];复旦大学;2003年
9 宋林峰;脆弱与冲击:1995-1996年墨西哥银行危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论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蒋赛;论合同解释[D];湘潭大学;2005年
3 何俊平;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D];西南大学;2006年
4 辜志珍;论刑法司法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丽果;汉斯·波塞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7 王珏;《权力与相互依存》的理论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赵妮娜;题型因素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邵帅;浅谈覆盖律解释模型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困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黎;论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三种解释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68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68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