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
本文关键词: 软法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北极环境治理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北极环境保护战略(AEPS)是目前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软法规范。从AEPS的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和实施绩效来看,它构建了与北极相关各国及其他利益主体开展北极环境治理的平台与沟通渠道,具有共识性和实效性,但是其功能存在局限性与缺乏保障性。从对AEPS的考察可以发现,软法应当被定性为法律,且其与硬法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是"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Abstract]:Arct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y (AEPS)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influential soft law norm in Arct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t pres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pecific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of AEPS. It constructs a platform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to carry out Arct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ith Arctic countrie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which has consensus and effectivenes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AEPS, we can find that soft law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law,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ft law and hard law is not limited to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many cases,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and "ought to b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08BFX081)
【分类号】:D993
【正文快照】: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北极应当是一片由冰雪组成的“圣洁”区域,然而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北极环境已经不是通常想象的那般原始和纯净了,而是面对着数不清的压力。最严重的压力来自于北极区域之外,包括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冰融化、顽固性有机污染物的越境转移等等都在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万霞;国际法中的“软法”现象探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惠荣;杨凡;;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董跃;;论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争端及其解决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郭磊;梅凤乔;;风险防范原则在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3 杨新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以国际环境法风险预防原则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4 王燕,顾小琳;环境法制观念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何婧;;浅析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7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8 廖建凯;高虹;陈彬;;试论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9 李莉;;上海市湿地立法相关法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10 尹玉海;王明月;;外空法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晓琼;;从MEAS角度论WTO规则对相同产品的界定[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3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4 武亦文;;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及立法选择[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谢军安;蒋北辰;;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高晓露;;现代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管纪尧;;浅议国际河流水权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柯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长三角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津津;;试论非政府组织在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中的作用与局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天红;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边永民;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协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朱晓勤;世贸组织与市场准入有关的环境措施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鹿杰;胶州湾湿地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冯莹;欧盟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青;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慧;;“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王秀英;;国际法视阈中的北极争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6期
3 古祖雪;;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4 王秀梅;;试论国际法之不成体系问题——兼及国际法规则的冲突与协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佑启;韩永红;;论内地与香港食品安全合作法律机制的构建——一种跨行政区域软法治理的思路[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5期
2 余锋;;软法与硬法的冲突和对抗:重塑国际贸易体制的新路径选择[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3 官欣荣;;企业社会责任的软法规制与司法介入[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4 薄龙;;国际法中的“软法”现象探究[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5 左安磊;;国际环境法上风险预防原则基本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罗宾·克雷克;约翰·麦克米兰;沈晓建;;澳大利亚的软法与硬法[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7 刘洋;;浅论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8 潘政委;;论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9 李扬勇;;对几种国际环境法执行机制的法律分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10 刘阳;;宁夏治理中软性治理规范运用的必要性分析[J];学理论;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明安;;完善软法机制,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望英;谷德近;;关于沙尘暴防治的国际环境法的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3 程雁雷;廖伟伟;;行政裁量与软法共生现象初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马波;;论环境合同的“软法”属性[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姜明安;;论行政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陆寰;;欧洲消费者保护的新工具——软法初探[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那力;;环境问题:人类之痛,法制之重(代译者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毛玮;;软法视野中的行政行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董桂岩;;论循环经济的国际发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10 万霞;;生物入侵,问题与对策[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杨悦新;让“软法”硬起来[N];法制日报;2003年
2 赵宏伟;统计法是“软法”吗[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3 王新艳;软法的挑战[N];法制日报;2007年
4 罗豪才;公域之治中的软法[N];法制日报;2005年
5 诗真;世界酝酿组建国际环境法庭[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侯晓玲;硬法与软法之辩[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常纪文;浅谈国际环境法的社会基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法学所 常纪文;国际环境法调整对象之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绍兴市委党校 韩永红;枫桥型“软法”与公共治理关系[N];绍兴日报;2008年
10 国泰 平安 英明;6·5世界环境日[N];中国包装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2 卓英仁;论国际环境法发展趋向及对中国环境法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文同爱;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公平和合理利用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焦君红;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文;国际法渊源中的软法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贾立慧;和谐社会视域中的软法之治[D];安徽大学;2012年
3 张存强;公共治理视域中的软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晓果;环境法制中软法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姬京;共青团软法理论之运用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晓丽;论国际环境法框架下的环保非政府组织[D];武汉大学;2004年
7 王立业;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瑶;风险预防原则与生物安全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孔祥文;论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蕊;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69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6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