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务犯罪之诱惑侦查
本文关键词: 职务犯罪 诱惑侦查 反腐败公约 特殊侦查手段 出处:《人民检察》2011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涵盖了贪污、挪用和以其他类似方式侵犯财产等犯罪,并规定了特殊侦查手段等内容。允许在某些贿赂等职务犯罪中适用诱惑侦查等特殊侦查手段,是反腐败的需要,也是提高侦查机关侦控犯罪能力、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需要。有必要参照《反腐败公约》对我国有关诱惑侦查的立法进行完善。
[Abstract]: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 is the first legal docu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guide the international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covering crimes such as corruption, misappropriation and other similar violations of property. It also stipulates the content of special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and allows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such as enticement investigation in certain crimes of bribery and so on. It is the need to fight corruption and also to improve the investigative organs' ability to investigate and control crim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ainst corrup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on enticement investig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分类号】:D997.9;D9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汪建成,孙远;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玫;张建英;;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搜查要件之分析研究——比较法视野的考量[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4 官建华;诱惑侦查正当性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陶宏;审前羁押制度改革再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特征的比较法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聂志琦;诱惑侦查的理性分析与法律规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鹰 ,潘舫;英、美刑事侦查制度比较研究[J];当代法学;2003年04期
9 杨玉华;论超期羁押及其法律救济[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10 马静华;论被刑事羁押者的会见交流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丽华;;辩护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问题研究[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闵春雷;孙记;;论侦查程序中律师作用的现实与实现[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申君贵;伍光红;;困境与出路:关于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考察与反思[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杨立新;刑事诉讼平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陈迎新;刑事诉讼理性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冯军;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8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裴东波;法治脚步声中的中国警察权[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袁劲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承华;刑事侦查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李宏;论侦查结构[D];安徽大学;2001年
3 丁祖高;论口供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地位[D];苏州大学;2002年
4 赵勇;诱惑侦查与法治国原则[D];四川大学;2002年
5 毛立新;试论侦查改革[D];安徽大学;2003年
6 周庆生;论重构我国的检警关系[D];安徽大学;2003年
7 吴志兵;刑事被害人的地位和权利保护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郑丁足;论美国的辩诉交易[D];湘潭大学;2003年
9 陈志敏;令状主义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梁艳芳;侦检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劭;试论诱惑侦查之限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马红平;贩毒案件中使用诱惑侦查手段的合法性探讨[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陆镇养;诱惑侦查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杭正亚;试论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其法律责任[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马滔;诱惑侦查之合法性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5期
6 乔宗楼;对诱惑侦查所得证据材料的法理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林东品;;诱惑侦查“建议”是个馊主意[J];检察风云;2006年04期
8 艾明;反思与重构:论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法治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莫燕珍;论诱惑侦查对反贪工作之借鉴及法律规制[J];政法学刊;2003年01期
10 马红平,王平;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合理性及适用原则探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刚;;职务犯罪立案逻辑初探[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2 刘勐;;完善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之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舒洪水;吴红岗;;论破解反贪三大瓶颈的对策与出路[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祁冰;;打击职务犯罪加强诉讼监督[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骆生阳;;谈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马言圣;;加强内外部执法监督协作联动 促进开展“五种情形”监督的构想[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杨平;;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若干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刘庆华;李薇薇;赵文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梅影;商南检察院积极预防医药领域职务犯罪[N];商洛日报;2008年
2 罗鹏程 江远琴;习水检察将职务犯罪设防提前[N];法制生活报;2008年
3 记者 倪建军 通讯员 杨丹;陕西:查办职务犯罪稳中有升[N];检察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轩甫;海南查办职务犯罪势头强劲[N];检察日报;2009年
5 记者 吕立峰;新疆: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N];检察日报;2010年
6 记者 秦刚 赵国勤 通讯员 刘立新;河南:“五统筹”查办职务犯罪[N];检察日报;2010年
7 依安县人民检察院 吴金龙;抓捕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的策略与探讨[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8 记者 盛楠;我市职务犯罪大要案立案数上升[N];西宁晚报;2010年
9 张洋;路北区检察院积极预防涉农职务犯罪[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阳;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仍呈高发之势[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志刚;诱惑侦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陈龙环;秘密侦查中的取证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媚;职务犯罪证据体系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慧娟;职务犯罪侦查讯问心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捷;职务犯罪中的反侦查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李源;职务犯罪中的反侦查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国丽;村干部职务犯罪证据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承保;试论职务犯罪侦查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丁子明;我国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及其预防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钟时洪;职务犯罪证明标准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崔家超;论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0年
10 马建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2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9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