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当代民族自决权的正当行使

发布时间:2018-02-09 12:34

  本文关键词: 民族自决权 国家主权原则 滥用 全民公投 武装斗争 正当行使 国际法 联合国 新干涉主义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民族自决原则是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历史上,民族自决权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对于推动战后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民族自决权原则也被确立为当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现在,民族自决权的使用却成为了一柄双刃剑。由于民族自决权被频繁的滥用,使其成为了制造民族分裂的和分离主义的理论工具。前苏联的解体、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全民公投、南斯拉夫联盟的解体等事件,其背后都是以民族自决权为理论来实施的。民族自决权的滥用主要是通过“全民公投”和“武装斗争”这两种方式来实施的。在当代,民族自决权的滥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首先,它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了国家主权原则,造成了国家与民族的分裂;第二,造成了国家和地区的动荡不安,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民族自决权的滥用,也成为了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的主要因素。 当代民族自决权的正当行使应当以遵守国际法为前提,以尊重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重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同时,我们必须警惕国际“新干涉主义”的威胁,不允许以“人权”和“民主”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危害他国的主权,滥用民族自决权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established in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in post-war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areas.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has also been established a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aw. Now, the use of the righ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has become a double-edged sword. As a result of its frequent abuse, it has become a theoretical tool for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division and separatism,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referendum in Quebec, Canada, the dissolution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The abuse of the righ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s mainly carried out through "referendum" and "armed struggle." in contemporary times, The abuse of the righ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has great harmfulness. Firstly, it greatly impacts and destroys the principle of state sovereignty and causes the divis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nation; second, it causes the in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eg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The abus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has also become a major factor in the spread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The legitimate exercise of the contemporary right of peoples to self-determin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respect for international law, on the basis of respect for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be vigilant against th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neo-interventionism",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shall not be used as pretexts for interfering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endangering their sovereignty and abusing the righ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水明;叶剑锋;;死刑不引渡原则与国家主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8期

2 韩刚;;俄罗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转型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3 姚娜;;浅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贡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建华;熊坤新;;世界民族问题作用机制的范式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5 卢双喜;;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人权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创新[J];人权;2011年04期

6 王建华;熊坤新;;世界民族问题作用机制的范式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闫海;吴琼;;关于生物剽窃规制框架的法律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04期

8 张永红;;“民族分离主义”辨析[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9 刘东亮;;论民族问题的文化化和法治化——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反思、改革与完善[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10 沈虹;;论国内法在ICSID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的适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云生;;民族文化自治的历史命运及价值蕴含[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2 闫海;吴琼;;关于生物剽窃规制框架的法律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周忠海;;构建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贸易组织.政府.企业”WTO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4 白均堂;;“一国两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于海洋;;公共性与政治性: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冲突中国家专政行为的合法性边界[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周忠瑜;;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比较研究[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薛达元;;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树兴;顾海蓉;;国际合作原则与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之我见[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鹏权;逮捕巴希尔难撼国家主权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陈碧;对入境非法移民要以预防为主[N];法制日报;2009年

3 杨荆楚(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认识上的一次重大转变[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记者 顾震球;安理会确实需要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李建民;俄为何要限制外资进入战略性行业(上)[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6 ;一些国家及组织呼吁避免伤及无辜[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国家主权新论》[N];福建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闫文锋;生命专利圈地“圈子”有多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9 ;国际社会的人权概念包括哪些内容[N];人民日报;2005年

10 张晓玲;人权是否包括集体权利[N];学习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杜学文;作为人权的和平权[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明倩;《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王莉;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孙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于l,

本文编号:1497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97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