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WTO框架下“碳关税”条款刍议

发布时间:2018-02-27 22:23

  本文关键词: 碳关税 单边主义 WTO规则 应对 出处:《法学杂志》2010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第768节"国际储备配额项目"条款("碳关税"条款)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反对,它的提出体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中发达国家对国际多边环境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满和违反。美国在其国内环境立法过程中依然贯彻惯常的单边霸权做法,碳关税是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续演。该条款与WTO原则相违背,美国难以依据GATT1994例外条款进行有效的抗辩,WTO体制下贸易事项与非贸易价值的对接趋向亦不能为其提供先例支持。为应对此问题,我国要增强在国际舞台维护本国利益的主动性和理论依据的说服性,积极利用国际多边环境公约创设的有利平台,亦须加强对WTO体制的研究与利用,并利用此"外部动力"促进国内产业的绿色升级改造。
[Abstract]:Section 768 of the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Reserve quota Program" (the "carbon tariff" clause) has caused widespread oppos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s proposal reflects the dissatisfaction and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of international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conventions b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carries out its usual unilateral hegemonic approach in its domestic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The carbon tariff is a continuation of a decade of confrontation between U.S. unilateralism and WTO multilateralism, which runs counter to the WTO principl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make an effective defense according to the exception clause of the GATT1994. The trend of docking between trade items and non-trade value under the WTO system can not provide precedent support for i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If we want to strengthen the initiative of safeguarding our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and the persuasion of theoretical basis, and make active use of the favorable platform created by international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conventions, we must als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TO system. And the use of this "external power" to promote the green upgrading of domestic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分类号】:D99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姝婧;黄良军;;从贸易与环境视角辨析碳关税的合法性[J];行政与法;2011年09期

2 沈木珠;;低碳壁垒的法律分析与应对思考[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3 梁芸;;双重可诉规则的嬗变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影响[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宣海林;奥巴马获奖:重构国际法律秩序的期待[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许铁兵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边界与定位困扰中的欧洲联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刘志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研究生长点:概念、方法与材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淼;WTO规则对低碳经济的约束与激励[D];吉林大学;2011年

3 董作春;国际私法证成法律选择方法的正当取向考量[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湫君;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发展及其冲突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何军;从国际法角度探析“布什主义”[D];青岛大学;2009年

3 张德民;伊拉克战争所涉国际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焦健;美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刘郡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6 陈梅;美国知识产权贸易措施对华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张华;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关税法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李沁璇;论“碳关税”贸易措施[D];湘潭大学;2011年

9 张玲玲;论我国应对碳关税的经济法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李响;“碳关税”合法性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4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4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