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中国应该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采取的保留形式

发布时间:2018-03-09 07:23

  本文选题:《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切入点:保留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已经着手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工作,批准该公约的前提条件是在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解决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冲突问题,而保留就是一种有效解决此类法律冲突的方式。采取恰当的保留形式对于中国提出保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据此,中国应该对公约采取保留的方式、解释性声明的方式和有条件的解释性声明的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应该注意其他相关的保留形式问题,包括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保留,最好采用书面形式提出解释性声明;尽可能说明保留的理由;定期审查保留功用,以便及时撤回保留。
[Abstract]:China has embarked on the process of ratifying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The prerequisite for its ratification is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nvention and China's domestic law without prejudice to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reservations are an effective way to resolve such conflicts of laws. The adoption of appropriate forms of reserva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to China's formulation of reservations. Accordingly, China should adopt the form of reservations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modalities of interpretative declarations and conditional interpretative declarations, China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other relevant forms of reservations, including the formulation of reservations in writing. It would be preferable to formulate an interpretative declaration in writing; to justify the reserv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o review periodically the usefulness of the reservation in order to withdraw it in a timely manner.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完善我国的条约保留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2CF093)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条约保留实践指南》及其与中国条约保留制度完善之研究”(项目编号:11YJA8200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建文;论国际法与宪法的效力关系——《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视角[J];时代法学;2004年06期

2 张吉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公正审判权的保留问题探析[J];时代法学;2010年03期

3 杨宇冠;崔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留问题研究——刑事司法角度[J];人权;2009年03期

4 何鹰;ICCPR及其任择议定书的保留、限制和克减[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经海;;我国刑法与CCPR之比较与对接——以罪刑法定原则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2 孟凡雷;;行政应急中的人权克减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3 黄小娟;;论公正审判权——以Singarasa诉斯里兰卡案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4 王英津;;自决权主体研究中的模糊问题刍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刘正峰;;论反邪教立法的国际法渊源[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6 王英津;;自决权主体研究中的模糊问题刍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与政治权利[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8 周作翰,张英洪;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权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张吉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公正审判权的保留问题探析[J];时代法学;2010年03期

10 任志安;;浅议转型期农民政治权利法律保障[J];民营科技;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张顺;公民权利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民生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彭伶;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夏莉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领事保护机制变化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6 钟丽娟;自然权利制度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吴双全;少数人权利的国际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少数民族权利刑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于洋;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柳杨;少数民族参政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济文;侦查程序视野下的证据裁判理念[D];山东大学;2010年

2 龙莹;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崔景;国际贸易与人权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芳芳;民主制下少数人权利的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夏星;论国际私法条约在我国国内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尹珊珊;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肖国珍;论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朱恒顺;信访法治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莉丽;公正审判权[D];外交学院;2006年

10 宋云博;国内综合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宇冠;;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相关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2 赵建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保留和解释性声明[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3 谢望原;论《澳门刑法典》之特色[J];文史哲;1996年06期

4 莫纪宏,宋雅芳;论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宪法的关系[J];中国法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乃社;信用证欺诈的主要形式及其对策[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2 骆扬;;中国对CISG所作保留之案例评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3 张晓英;;国际民商事诉讼中协议管辖的法律问题研究——埃文斯·马歇尔有限公司诉伯托拉公司案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4 邓旭,龚柏华;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41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5 张晓东;董金鑫;;条约保留法律效果新论——以我国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所作保留为例[J];法治研究;2009年12期

6 王勇;;论现代条约保留的特征[J];法学杂志;2010年10期

7 胡为雄;;区域性超国家组织及其诸种形式辨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潘艳红;;国际贸易中电子合同法律问题探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J];人权;2004年06期

10 常态;《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主要内容是什么?[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建仓;姜万慧;;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监狱改革研究[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5年

2 李林;如何看待联合国政治权利公约?(下)[N];学习时报;2003年

3 刘楠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新动向[N];学习时报;2003年

4 谢海定;与国际接轨的结社[N];工人日报;2002年

5 李 岩;人权的国际保障及违宪审查的发展趋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5年

7 ;《欧洲人权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春棉;国际视野下的表达自由—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九条的实践现状与意义[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张仁清;承运人航海过失免责存废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郑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克减条款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亚西;试论保护人身自由与安全的国际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惠青;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内地的适用[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为廪;论表达自由的国际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张彩萍;移徙工人人权的国际保护[D];外交学院;2007年

8 李志永;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以人权B公约和中国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7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87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