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实施机制的发展:个体化到组织化的进程
本文选题:国际法实施机制 切入点:自力救助 出处:《求索》2010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际法实施机制经历了一个依赖国家的武力逐渐演化到武力被限制乃至禁止,而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强化的过程。本文指出,在当前主权国家之上无更高权威的状态下,国家的自力救助措施的运用,仍是国际法的实施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enforcement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law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of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force depending on the state to the restriction and even prohibition of force, while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s been strengthened more and more. In the absence of a higher authority over the current sovereign st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te's self-help measures is still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饶戈平;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J];中国法学;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健,蔡高强;论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J];河北法学;2003年01期
2 蔡高强,刘健;论欧盟法在成员国的适用[J];河北法学;2004年04期
3 徐国栋;;菲尔德及其《纽约民法典草案》——一个半世纪后再论法典编纂之是非[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4 孙传香;;国际法进化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蒋玉玲;;试论国际组织国际法上的法律人格[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曹志敏;;主权概念历史起源的法学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刘正;论默许恐怖分子活动国家的国家责任[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吕江;;重构与启示:国际法纽黑文学派的新进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傅德元;;丁韪良主持翻译《公法会通》新探[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10 刘亚丁;;论国际法由弱变强的趋势[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姚宏敏;;WTO与非政府组织[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李津津;;试论非政府组织在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中的作用与局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志云;;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之路:一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路径[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赵劲松;;联合国与现代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邱一川;邱一川;;国际组织法视野下的国际展览局——兼论其国际组织法特征对世博会主办国的影响[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陈聪;;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构想[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兴宏;亚洲开发银行的决策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佑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理学思考[J];法学评论;1994年05期
2 张怡;论传统破产立法的根本缺陷[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1期
3 谢佑平,陈运雄;律师在法律秩序建构中的作用[J];现代法学;1998年01期
4 魏秀玲;论中国传统法律的民主精神[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5 游伟,孙万恒;自救行为及其刑法评价[J];政治与法律;1998年01期
6 张庆东;析一超市搜身侵犯名誉权案[J];人民司法;2002年11期
7 江平;制订一部开放型的民法典[J];政法论坛;2003年01期
8 董学立;民事责任应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J];法学论坛;1997年04期
9 田鹏辉;论自救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潘劲松;论民事责任对民事权利的保障[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64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48099.html